墠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xiàn)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guān)內(nèi)容:墠新華字典,墠康熙字典,墠中華字典,墠國語詞典,墠漢語字典。
【墠】怎么讀
漢字 | 墠 | 拼音 | shàn |
---|---|---|---|
部首 | 土 | 筆畫 | 15 |
五筆 | FKKF | 五行 | 無 |
繁體 | 墠 | 怎么讀 | 跟我讀 |
統(tǒng)一編碼 | 基本區(qū) U+58A0 | 字形分析 | 左右結(jié)構(gòu) |
倉頡編碼 | grrj | 鄭碼編碼 | bjke |
四角編碼 | 46156 | 筆順編碼 | 121251251251112 |
【墠】筆順筆畫
1、墠字的筆順編碼是:121251251251112。
2、墠字的部首是土,墠字的結(jié)構(gòu)為:左右結(jié)構(gòu),墠字筆劃順序是:橫、豎、提、豎、橫折、橫、豎、橫折、橫、豎、橫折、橫、橫、橫、豎。
3、墠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墠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丑集中】【土】墠·康熙筆畫:15 ·部外筆畫:12。
【墠】基本解釋
1.古代祭祀或會盟用的場地:“是故王立七廟,一壇一墠。”
2.經(jīng)過除草、整治的郊外的土地: “城東門之外有墠。”
【墠】網(wǎng)絡(luò)解釋
墠 shàn 形聲。字從土從單,單亦聲?!皢巍币鉃椤按罅Α?、“用力”。“土”與“單”聯(lián)合起來表示“大力平整的土地”。本義:平整的場地。部首:土,部外筆畫:12,總筆畫:15五筆86&98:FKKF 倉頡:GRRJ筆順編號:121251251251112 四角號碼:46156 UniCode:CJK 統(tǒng)一漢字 U+58A0
【墠】康熙字典
【廣韻】常演切【集韻】【韻會】【正韻】上演切,音善。【說文】野土也。一曰除地祭處,築土爲壇,除地爲墠。【書·金縢】爲三壇同墠?!径Y·祭法】王立七廟,一壇一墠。
又爲祧,有二去祧,爲壇去壇,爲墠去墠曰鬼。
又【集韻】【韻會】時戰(zhàn)切,音膳。義同。
又【集韻】他干切,音灘。寬也。
又葉虞遠切,音阮?!驹姟む嶏L(fēng)】東門之墠,茹藘在阪。其室則邇,其人甚遠。
又與壇通。
【墠】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十三】【土】。
『說文解字』
野土也。從土單聲。常衍切
『說文解字注』
(墠)野土也。野者、郊外也。野土者、於野治地除艸。鄭風(fēng)。東門之壇。壇卽墠字。傳曰。除地町町者。町町、平意。左傳。楚公子圍逆女於鄭。鄭人請墠聽命。楚人曰。若野賜之。是委君況於草莽也。可見墠必在野也。鄭子產(chǎn)草舍不爲壇。壇卽墠字。可見墠必除草也。周書。爲三壇同墠。此壇高、墠下之證也。祭法。王立七廟。二祧。一壇一墠。注曰。封土曰壇。除地曰墠。此壇、墠之別也。築土曰封。除地曰禪。凡言封禪、亦是壇墠而已。經(jīng)典多用壇爲墠。古音略同也。從土。單聲。常衍切。十四部。
【墠】文言文
暫無墠字的文言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