蕫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蕫新華字典,蕫康熙字典,蕫中華字典,蕫國語詞典,蕫漢語字典。
【蕫】怎么讀
漢字 | 蕫 | 拼音 | dǒng |
---|---|---|---|
部首 | 艸 | 筆畫 | 15 |
五筆 | AUJF | 五行 | 木 |
繁體 | 蕫 | 怎么讀 | 跟我讀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856B | 字形分析 | 上下結構 |
倉頡編碼 | tytg | 鄭碼編碼 | eskb |
四角編碼 | 44105 | 筆順編碼 | 122414312511211 |
蕫
【蕫】筆順筆畫
1、蕫字的筆順編碼是:122414312511211。
2、蕫字的部首是艸,蕫字的結構為:上下結構,蕫字筆劃順序是:橫、豎、豎、點、橫、點、撇、橫、豎、橫折、橫、橫、豎、橫、橫。
3、蕫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蕫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申集上】【艸】蕫·康熙筆畫:18 ·部外筆畫:12。
【蕫】基本解釋
1.〔薡蕫〕見“薡”。
2.古同“董”,姓。
【蕫】網絡解釋
未檢索到蕫字的網絡釋義。
【蕫】康熙字典
【唐韻】多動切【韻會】覩動切,音董。【爾雅·釋草】
蕫。【疏】狀似蒲而細,可爲屩,亦可綯以爲索。
又【說文】杜林曰:蕅根也。
又【廣韻】徒紅切,音童。義同。○按《六書正譌》云:又姓,別作董。考,古文重、童雖可通用,然董字經典從無從蕫者。正譌之說非。
【蕫】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一】【艸】。
『說文解字』
鼎蕫也。從艸童聲。杜林曰:藕根。多動切
『說文解字注』
(蕫)鼎蕫也。釋艸曰。蘱、薡蕫。郭云。似蒲而細。按說文無蘱字者、葢許所據衹作類。從艸。童聲。多動切。九部。亦作董。古童重通用。或用爲童蓈字。誤。杜林曰。藕根。漢志有杜林倉頡訓纂一篇、杜林倉頡故一篇。此葢二篇中語。藕當從後文作蕅。蕅根猶荷根也。郭樸曰。北方人以藕爲荷。用根爲母號也。然則杜林謂蕅爲蕫。
【蕫】文言文
暫無蕫字的文言文
【蕫】組詞
蕫蓈
薡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