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xiàn)通表標(biāo)準(zhǔn)字體 ,相關(guān)內(nèi)容:撫新華字典,撫康熙字典,撫中華字典,撫國語詞典,撫漢語字典。
【撫】怎么讀
漢字 | 撫 | 拼音 | fǔ |
---|---|---|---|
部首 | 扌 | 筆畫 | 7 |
五筆 | RFQN | 五行 | 水 |
繁體 | 撫 | 怎么讀 | 跟我讀 |
統(tǒng)一編碼 | 基本區(qū) U+629A | 字形分析 | 左右結(jié)構(gòu) |
倉頡編碼 | qmku | 鄭碼編碼 | dagr |
四角編碼 | 51012 | 筆順編碼 | 1211135 |
【撫】筆順筆畫
1、撫字的筆順編碼是:1211135。
2、撫字的部首是扌,撫字的結(jié)構(gòu)為:左右結(jié)構(gòu),撫字筆劃順序是:橫、豎鉤、提、橫、橫、撇、豎彎鉤。
3、撫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撫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卯集中】【手】撫·康熙筆畫:8 ·部外筆畫:4。
【撫】基本解釋
1.輕輕地按著:撫摩。
2.安慰;慰問:撫問。撫慰。
3.保護(hù):撫育。
4.同“拊”。
【撫】網(wǎng)絡(luò)解釋
撫,fǔ,慰問:~恤(安慰和周濟(jì)),~慰,安~,~愛。扶持,保護(hù):~育。~養(yǎng)成人。
【撫】康熙字典
【篇海】俗撫字。
(撫)〔古文〕【唐韻】芳武切【集韻】【韻會】斐父切,
音捬。【說文】安也。【增韻】慰勉也。【禮·文王世子】西方有九國焉,君王其終撫諸。【註】撫猶有也。【疏】撫爲(wèi)存撫,故爲(wèi)有也。【左傳·文十二年】鎭撫其社稷。
又【說文】一曰循也。【書·臯陶謨】撫于五辰。
又【廣韻】持也。
又按也。【禮·曲禮】君撫僕之手。【又】客跪撫席而辭。【疏】以手按止之也。【又】國君撫式。【註】撫,猶據(jù)也。
又拍也。【儀禮·鄕射禮】左右撫矢而乗之。
又【揚(yáng)子·方言】拊撫,疾也。【郭璞註】謂急疾也。
又州名。漢豫章郡,隋置撫州。
又【集韻】蒙逋切。與摹同。【韻會】通作拊。
【撫】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十二】【手】。
『說文解字』
安也。從手無聲。一曰循也。,古文從辵、亡。芳武切
『說文解字注』
安也。從手。?聲。芳武切。五部。一曰揗也。揗各本作循。今正。揗者、摩也。拊亦訓(xùn)揗。故撫拊或通用。【撫】文言文
①撫摸。《歸去來兮辭》:“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
②拍;輕擊。《口技》:“婦撫兒乳。”
③撥弄;彈奏。常建《送李十一尉臨溪》:“回軫撫商調(diào),越溪澄碧林。”
④按;握。《左傳?襄公二十三年》:“右撫劍,左援帶。”
⑤撫慰;安撫。《齊桓晉文之事》:“蒞中國而撫四夷。”《赤壁之戰(zhàn)》:“及說備使撫表眾。”
⑥撫養(yǎng);對待。《項脊軒志》:“先妣撫之甚厚。”《與妻書》:“汝其善撫之,使之肖我。”
⑦做……的巡撫。《五人墓碑記》:“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