甌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甌新華字典,甌康熙字典,甌中華字典,甌國語詞典,甌漢語字典。
【甌】怎么讀
漢字 | 甌 | 拼音 | ōu |
---|---|---|---|
部首 | 瓦 | 筆畫 | 15 |
五筆 | AKKN | 五行 | 無 |
繁體 | 甌 | 怎么讀 | 跟我讀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750C | 字形分析 | 左右結構 |
倉頡編碼 | srmvn | 鄭碼編碼 | hjys |
四角編碼 | 71717 | 筆順編碼 | 125125125151554 |
【甌】筆順筆畫
1、甌字的筆順編碼是:125125125151554。
2、甌字的部首是瓦,甌字的結構為:左右結構,甌字筆劃順序是:橫、豎、橫折、橫、豎、橫折、橫、豎、橫折、橫、豎折/豎彎、橫、豎提、橫折彎鉤/橫斜鉤、點。
3、甌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甌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午集上】【瓦】甌·康熙筆畫:16 ·部外筆畫:11。
【甌】基本解釋
見“甌”。
【甌】網絡解釋
未檢索到甌字的網絡釋義。
【甌】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烏侯切,音謳。【說文】小盆也。【廣韻】瓦器【正韻】今俗謂盌深者爲甌。【爾雅·釋器】甌瓿謂之瓵。【揚子·方言】罃甈謂之盎,其小者謂之升甌。
又金甌。【唐書·崔琳傳】初,明皇每命相,皆先書其名。一日書琳等名案上,會太子入,覆以金甌,曰:此宰相名,若自意之,卽中且賜酒。太子曰:非崔琳盧從愿乎。帝曰:然。
又【韻會】西甌,地名。駱越別種。
又東甌,閩中地。【史記·趙世家】夫翦髮文身,錯臂左衽,甌越之民也。【註】索隱曰:劉氏云:今珠崖儋耳謂之甌人,是有甌越。正義曰:屬南越,故言甌越。輿地志云:交址,周時爲駱越,秦時曰西甌。文身斷髮避龍,則西甌駱又在番吾之西南。
又【東越傳】乃立搖爲東海王,都東甌。【註】索隱曰:姚氏云:甌,水名。永嘉記:水出寧城十餘里,去郡城五里入江。昔有東甌王都城,有亭,積石爲道,今猶在也。【山海經】甌居海中。【註】今臨海永寧縣卽東甌,在岐海中也。
又【史記·滑稽傳】甌窶滿篝。【註】正義曰:甌窶,謂高地狹小之區,得滿篝籠也。
又【史記·匈奴傳】中有棄地,莫居千餘里,各居其邊爲甌脫。【註】韋昭曰:畍上屯守處。索隱曰:服虔云:作土室以伺漢人。
又纂文曰:甌脫,土穴也。
又姓。甌冶子,吳人,善鑄劒。
又【集韻】於口切,音毆。西甌,駱越別種。
【甌】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十二】【瓦】。
『說文解字』
小盆也。從瓦區聲。烏侯切
『說文解字注』
(甌)小盆也。方言。罃甈謂之盎。自關而西或謂之盆。或謂之盎。其小者謂之升甌。又曰。甂、陳魏宋楚之閒謂之?。自關而西謂之甂。其大者謂之甌。按許亦同。方言謂甌爲盆。而郭景純疑方言與爾雅說甈不合。從瓦。區聲。烏侯切。四部。
【甌】文言文
暫無甌字的文言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