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xiàn)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壞新華字典,壞康熙字典,壞中華字典,壞國語詞典,壞漢語字典。
【壞】怎么讀
漢字 | 壞 | 拼音 | huài、pī、pēi、péi |
---|---|---|---|
部首 | 土 | 筆畫 | 7 |
五筆 | FGIY | 五行 | 土 |
繁體 | 壞 | 怎么讀 | 跟我讀跟我讀跟我讀跟我讀 |
統(tǒng)一編碼 | 基本區(qū) U+574F | 字形分析 | 左右結構 |
倉頡編碼 | gmf | 鄭碼編碼 | bgi |
四角編碼 | 41190 | 筆順編碼 | 1211324 |
【壞】筆順筆畫
1、壞字的筆順編碼是:1211324。
2、壞字的部首是土,壞字的結構為:左右結構,壞字筆劃順序是:橫、豎、提、橫、撇、豎、點。
3、壞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壞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丑集中】【土】壞·康熙筆畫:7 ·部外筆畫:4。
【壞】基本解釋
1.品質惡劣,有害:壞蛋。壞人。壞事。壞水。
2.人體、東西受了損傷,被 毀: 破壞。敗壞。
3.質量差,不完美:這所房子不壞。
4.表示程度深(用在動詞后面):忙壞了。
同“坯”。
土丘:“千車擁孤隧,萬馬盤一壞。”
1.古同“培”,用泥土涂塞空隙。
2.古同“培”,指屋的后墻。
【壞】網絡解釋
壞,從土從褱,(1) (形聲。從土、褱( huái)聲。古代建筑物主要以土建造,故從“土”。本義:倒塌(指建筑物遭到破壞)。按:古代“壞”與“壞”是音義都不相同的兩個字。“壞”,本讀作 pēi,是個從土、不聲的形聲字,指“未燒過的磚瓦、陶器”。現(xiàn)在“壞”簡化為“壞”)(2) 同本義 [collapse]
【壞】康熙字典
【廣韻】芳杯切【集韻】【韻會】鋪枚切【正韻】鋪杯切,音胚。【爾雅·釋山】山再成曰壞,一曰山一成。
又山名。【吳會志】大壞,小壞山在洮湖中,溧陽宜興之界,二山相望,水環(huán)若浮,故名。
又陶瓦未燒曰壞。【後漢·崔駰傳】壞冶一陶,羣生得理。
又【集韻】【韻會】【正韻】蒲枚切,音裴。以土封罅隙也。【禮·月令】仲秋,蟄蟲壞戸。孟冬,使有司壞城郭。
又屋後牆。【淮南子·齊俗訓】魯君欲相顏闔,使人以幣先焉,闔鑿阫而遁。【揚雄·解嘲】作壞。
又神名。【莊子·大宗師】堪壞得之,以襲崑崙。通作阫。
(壞)〔古文〕【廣韻】【集韻】【韻會】【正韻】
古壞切,音怪。毀也。
又胡怪切,若。自毀也。【毛氏韻增】凡物不自敗而毀之則古壞切,如魯恭王壞孔子宅之類是也。物自敗則胡怪切,如春秋傳魯城門壞之類是也。
又【集韻】乎乖切,音懷。壞隤,山名。
又胡罪切,音瘣。【詩·小雅】譬彼壞木,疾用無枝。
又葉胡對切,音潰。【詩·大雅】無俾城壞,無獨斯畏。
又葉戸恢切,音回。【家語】孔子歌曰:泰山其頹乎,梁木其壞乎。與下萎葉。萎,音哀。
【壞】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十三】【土】。
『說文解字』
丘再成者也。一曰瓦未燒。從土不聲。芳桮切
(壞 huài)從土褱聲。(壞)丘一成者也。一各本作再。今正。水經注曰。河水又東逕成皋大伾山下。爾雅。山一成謂之伾。許愼、呂忱等並以爲丘一成也。孔安國以爲再成曰伾。據(jù)此、是俗以孔傳改易許書。今本非善長所見也。一曰瓦未燒。今俗謂土壞。古語也。瓦者、土器已燒之緫名。然則壞者、凡土器未燒之緫名也。此與墼字異義同。但墼專謂塼耳。國語。趙子使尹鐸墮晉陽壘培。尹鐸增之。韋注。壘墼曰培。此培字正壞之叚借。月令。壞垣牆。壞城郭。注曰。壞、益也。是又叚壞爲培也。從土。不聲。芳桮切。古音在一部。
【壞】文言文
①倒塌;坍塌。《察今》:“軍驚而壞都舍。”
②毀壞;損壞。《李愬雪夜入蔡州》:“晡時,門壞。”
③戰(zhàn)敗;潰敗。《赤壁之戰(zhàn)》:“瑜等率輕銳尋繼其后,雷鼓大進,北軍大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