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xiàn)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guān)內(nèi)容:批新華字典,批康熙字典,批中華字典,批國語詞典,批漢語字典。
【批】怎么讀
漢字 | 批 | 拼音 | pī |
---|---|---|---|
部首 | 扌 | 筆畫 | 7 |
五筆 | RXXN | 五行 | 水 |
繁體 | 批 | 怎么讀 | 跟我讀 |
統(tǒng)一編碼 | 基本區(qū) U+6279 | 字形分析 | 左右結(jié)構(gòu) |
倉頡編碼 | qpp | 鄭碼編碼 | drrr |
四角編碼 | 52010 | 筆順編碼 | 1211535 |
【批】筆順筆畫
1、批字的筆順編碼是:1211535。
2、批字的部首是扌,批字的結(jié)構(gòu)為:左右結(jié)構(gòu),批字筆劃順序是:橫、豎鉤、提、橫、豎提、撇、豎彎鉤。
3、批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批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卯集中】【手】批·康熙筆畫:8 ·部外筆畫:4。
【批】基本解釋
1.用手掌打:批頰(打嘴巴)。
2.刮;削。
3.對下級文件表示意見或?qū)ξ恼掠枰耘u(多指寫在原件上):批示。批改。審批。批公文。
4.批判;批評:批駁。挨了一通批。
5.大量或成批(買賣貨物):批發(fā)。批購。
6.指批發(fā)或批購:批了點兒貨。
7.用于大宗的貨物或多數(shù)的人:一批紙張。今年第一批到邊疆去的同學(xué)已經(jīng)出發(fā)。
8.棉麻等未捻成線、繩時的細縷:線批兒。麻批兒。
【批】網(wǎng)絡(luò)解釋
未檢索到批字的網(wǎng)絡(luò)釋義。
【批】康熙字典
【唐韻】匹迷切【集韻】【韻會】篇迷切,音鈚。【說文】手擊也。【左傳·莊十二年】宋萬遇仇牧于門,批而殺之。
又【廣韻】推也,轉(zhuǎn)也。
又示也。【唐書·李藩傳】遷給事中,制敕有不便者,黃紙後批之。
又【韻會】與通。削也。【杜甫·房兵曹馬詩】竹批雙耳峻。
又【集韻】騈迷切,音鼙。擊也。
又助也。
又頻脂切。與琵通。琵琶,馬上所鼓。或從手。【風俗通】批把,近世樂家所作,以手批把,因以爲名。
又【韻會】【正韻】普弭切,音庀。亦手擊也。
又【集韻】【韻會】蒲結(jié)切,音蹩。讀若敝入聲。義同。【史記·荊軻傳】奈何以見陵之怨,欲批其逆鱗哉。【註】批謂觸擊之。
又【孫臏傳】批亢擣虛。【註】批音白結(jié)反。相排批也。【莊子·養(yǎng)生主】批大郤,導(dǎo)大窾。
又【正韻】避列切,音別。義同。【韻會】通作?。【集韻】本作。
【批】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十二】【手】。
『說文解字』
反手擊也。從手()反手擊也。左傳曰。宋萬遇仇牧于門。
而殺之。玉篇所引如是。今左傳作批。俗字也。從手。
聲。匹齊切。十五部。俗作批。
【批】文言文
①用手打。《左傳?莊公十三年》:“宋萬遇分牧于門,批而殺之。”【引】攻擊。《史記?孫臏傳》:“批亢搗虛”
②排除,削除。《史記?蔡澤傳》:“批患折難。”
③削。杜甫《李鄠縣丈人胡馬行》:“頭上銳耳批秋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