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蘇新華字典,蘇康熙字典,蘇中華字典,蘇國語詞典,蘇漢語字典。
【蘇】怎么讀
漢字 | 蘇 | 拼音 | sū、sù |
---|---|---|---|
部首 | 艸 | 筆畫 | 7 |
五筆 | ALWU | 五行 | 木 |
繁體 | 蘇、囌 | 怎么讀 | 跟我讀跟我讀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82CF | 字形分析 | 上下結構 |
倉頡編碼 | tksc | 鄭碼編碼 | eyo |
四角編碼 | 44330 | 筆順編碼 | 1225344 |
【蘇】筆順筆畫
1、蘇字的筆順編碼是:1225344。
2、蘇字的部首是艸,蘇字的結構為:上下結構,蘇字筆劃順序是:橫、豎、豎、橫折鉤、撇、點、點。
3、蘇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蘇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申集上】【艸】蘇·康熙筆畫:22 ·部外筆畫:16。
【蘇】基本解釋
1.植物名(“紫蘇”或“白蘇”的種子,稱“蘇子”)。
2.指須頭下垂物:流蘇。
3.昏迷中醒過來:蘇生。蘇醒。死而復蘇。
4.緩解,解除:以蘇其困。
5.特指“江蘇省”、“蘇州市”:蘇劇。蘇繡(蘇州的刺繡)。
6.前“蘇聯”的簡稱。中國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曾把當時的工農民主政權組織稱為“蘇維埃”;把當時的根據地稱為“蘇區”。
7.姓。
8.見“嚕”字“嚕蘇”。
朝向:“蘇刃者死”。
【蘇】網絡解釋
未檢索到蘇字的網絡釋義。
【蘇】康熙字典
【唐韻】素姑切【集韻】【正韻】孫租切,音酥。【說文】桂荏也。【本草】紫蘇。【註】蘇,從穌,舒暢也。蘇性舒暢,行氣和血,故謂之蘇。蘇乃荏類,而味辛如桂,故《爾雅》謂之桂荏。
又【揚子·方言】蘇,芥草也,江淮南楚之閒曰蘇。
又木名。【詩·鄭風】山有扶蘇。【傳】扶蘇,扶胥,小木也。
又流蘇。【西京雜記】昭陽殿壁帶往往爲黃金釭,皆銜五色流蘇。【司馬相如·上林賦】【註】蘇,析羽也。
又息也。【書·仲虺之誥】后來其蘇。
又死更生。【戰國策】勃然乃蘇。
又取也。【屈原·離騷】蘇糞壤以充幃兮。【綱目集覽】取草曰蘇。
又【韻會】蘇蘇,氣索貌。【易·震卦】震蘇蘇。【註】恐懼不安之貌。【王註】躁動貌。
又臺名。【吳語】高高下下,以罷民于姑蘇。【註】姑蘇,臺也。
又亭名。【後漢·郡國志】襄國有蘇人亭。
又國名。【魏志·東夷傳】諸國各有別色,名之爲蘇塗。
又姓。【書·立政】司蘇公。【傳】忿生爲武王司
,封蘇國。
又【集韻】山於切,音疋。詩扶蘇之蘇,徐邈讀疋。
又【字彙補】蘇故切,音傃。【荀子·議兵篇】蘇刃者死。【註】蘇讀作傃,謂相向格鬭者。
【蘇】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一】【艸】。
『說文解字』
桂荏也。從艸穌聲。素孤切
『說文解字注』
桂荏也。桂上鍇本有蘇字。此複寫隷字刪之未盡者。蘇、桂荏。釋艸文。內則注曰。薌蘇、桂之屬也。方言曰。蘇亦荏也。關之東西或謂之蘇。或謂之荏。郭樸曰。蘇、荏類。是則析言之則蘇荏二物。統言則不別也。桂荏今之紫蘇。蘇之叚借爲樵蘇。從艸。穌聲。素孤切。五部。【蘇】文言文
①死而復生。蕭衍《凈業賦序》:“獨夫既除,蒼生蘇息。”
②紫蘇,一種植物。枚乘《七發》:“秋黃之蘇。”
③蘇醒過來。《史記?扁鵲傳》:“有間,太子蘇。”【引】在困難中得到解救。王夫之《論秦始皇廢分封立郡縣》:“民于守令之貪殘,有所藉于黜陟以蘇其困。”
④取草。《史記?淮陰侯列傳》:“樵蘇后爨。”【引】取。《離騷》:“蘇糞壤以充幃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