頞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頞新華字典,頞康熙字典,頞中華字典,頞國語詞典,頞漢語字典。
【頞】怎么讀
漢字 | 頞 | 拼音 | è |
---|---|---|---|
部首 | 頁 | 筆畫 | 15 |
五筆 | PVDM | 五行 | 無 |
繁體 | 頞 | 怎么讀 | 跟我讀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981E | 字形分析 | 左右結構 |
倉頡編碼 | jvmbc | 鄭碼編碼 | wdzg |
四角編碼 | 31486 | 筆順編碼 | 445531132511134 |
頞
【頞】筆順筆畫
1、頞字的筆順編碼是:445531132511134。
2、頞字的部首是頁,頞字的結構為:左右結構,頞字筆劃順序是:點、點、橫撇/橫鉤、撇點、撇、橫、橫、撇、豎、橫折、橫、橫、橫、撇、點。
3、頞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頞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戌集下】【頁】頞·康熙筆畫:15 ·部外筆畫:6。
【頞】基本解釋
鼻梁:“舉疾首蹙頞而相告。”
【頞】網絡解釋
未檢索到頞字的網絡釋義。
【頞】康熙字典
【唐韻】烏割切【集韻】【韻會】【正韻】阿葛切,音遏。【玉篇】鼻莖也。【孟子】疾首蹙頞而相告。【莊子·至樂篇】深矉蹙頞。
又【博雅】?也。
又【釋名】頞,鞍也。偃折如鞍也。
又幽頞,獸名。【山海經·幽頞贊】幽頞似猴,俾愚作智。觸物則笑,見人佯睡。好用小慧,終是嬰繫。
又【玉篇】亦作齃。【史記·蔡澤傳】魋顏蹙齃。【註】齃,烏葛反。
又音案。【史記·西南夷傳】秦時常頞略通五尺道。【註】頞,音案。孚遠曰:常頞,疑人姓名。
【頞】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九】【頁】。
『說文解字』
鼻莖也。從頁安聲。齃,或從鼻曷。烏割切
『說文解字注』
(頞)鼻莖也。鼻謂之準。鼻直莖謂之頞。史記唐舉相蔡澤曰。先生曷鼻、巨肩、魋顏、蹙齃。旣言鼻又言頞者。曷同遏。遏鼻、言其內不通而齆。蹙齃、則言在外鼻莖也。鼻有中斷者。蔡澤、諸葛恪之相是也。有憂愁而蹴縮者。孟子言蹙頞是也。有病而辛頞者。此言其內酸辛、素問所言是也。從(齃)或從鼻曷。曷聲也。
【頞】文言文
暫無頞字的文言文
【頞】組詞
頞蹙
曲頞
灸頞
塌頞
縮頞
蹙頞
矉頞
顣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