璠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xiàn)通表標(biāo)準(zhǔn)字體 ,相關(guān)內(nèi)容:璠新華字典,璠康熙字典,璠中華字典,璠國語詞典,璠漢語字典。
【璠】怎么讀
漢字 | 璠 | 拼音 | fán |
---|---|---|---|
部首 | 王 | 筆畫 | 16 |
五筆 | GTOL | 五行 | 水 |
繁體 | 璠 | 怎么讀 | 跟我讀 |
統(tǒng)一編碼 | 基本區(qū) U+74A0 | 字形分析 | 左右結(jié)構(gòu) |
倉頡編碼 | mghdw | 鄭碼編碼 | cpki |
四角編碼 | 12169 | 筆順編碼 | 1121343123425121 |
【璠】筆順筆畫
1、璠字的筆順編碼是:1121343123425121。
2、璠字的部首是王,璠字的結(jié)構(gòu)為:左右結(jié)構(gòu),璠字筆劃順序是:橫、橫、豎、提、撇、點、撇、橫、豎、撇、捺、豎、橫折、橫、豎、橫。
3、璠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璠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午集上】【玉】璠·康熙筆畫:17 ·部外筆畫:12。
【璠】基本解釋
一種美玉。
【璠】網(wǎng)絡(luò)解釋
璠 (fán),部首:王 筆畫:16畫 四角號碼:1216寫法:fán, 筆順:1 1 2 1 3 4 3 1 2 3 4 2 5 1 2 1五筆86: gtol五筆98: gtol倉頡: mghdw筆順編號: 1121343123425121四角號碼: 12169鄭碼: cpkiUnicode: CJK 統(tǒng)一漢字 U+74A0
【璠】康熙字典
【唐韻】附袁切【集韻】符袁切,音煩。【說文】璵璠,魯之寶玉。孔子曰:美哉,璵璠。遠(yuǎn)而望之,奐若也。近而視之,瑟若也。一則理勝,二則孚勝。【左傳·定五年】陽虎將以璵璠斂。【註】璵璠,美玉。【阮德如答嵆康詩】良玉須切磋,璵璠就其形。
又【集韻】【韻會】孚袁切,音翻。義同。
又【韻補】葉汾沿切,音近楩。【潘尼·贈陸機詩】今子徂東,何以贈旃。寸晷惟寶,豈無璵璠。
又葉孚音切,音近芬。【陸雲(yún)·贈顧秀才詩】藻不彫樸,華不變淳。有斐君子,如珪如璠。
【璠】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一】【玉】。
『說文解字』
璵璠。魯之寶玉。從玉番聲。孔子曰:“美哉璵璠。遠(yuǎn)而望之,奐若也;近而視之,瑟若也。一則理勝,二則孚勝。”附袁切
『說文解字注』
(璠)璠與、逗。與各本作璵。鉉本有篆文璵字。云說文闕載。依注所有增爲(wèi)十九文之一。鍇本則張次立補之。考左傳釋文曰。璵本又作與。音餘。此可證古本左傳、說文皆不從玉。後人輒加篆文之璵。可勿補也。又各本作璵璠。今依太平御覽所引作璠璵。法言亦作璠璵。魯之寶玉。左氏傳定公五年。季平子卒。陽虎將以與璠斂。今本左傳上與下璠。許君所據(jù)不同。從王。畨聲。附袁切。十四部。孔子曰。美哉璠與。遠(yuǎn)而望之。奐若也。文采之皃。御覽作煥。近而視之。瑟若也。瑟同璱。一則理勝。謂奐若。二則孚勝。謂瑟若。此葢出逸論語。御覽引正作逸論語。
【璠】文言文
暫無璠字的文言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