隷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xiàn)通表標(biāo)準(zhǔn)字體 ,相關(guān)內(nèi)容:隷新華字典,隷康熙字典,隷中華字典,隷國語詞典,隷漢語字典。
【隷】怎么讀
漢字 | 隷 | 拼音 | lì |
---|---|---|---|
部首 | 隸 | 筆畫 | 16 |
五筆 | FFII | 五行 | 無 |
繁體 | 隷 | 怎么讀 | 跟我讀 |
統(tǒng)一編碼 | 基本區(qū) U+96B7 | 字形分析 | 左右結(jié)構(gòu) |
倉頡編碼 | gfle | 鄭碼編碼 | bbxk |
四角編碼 | 45999 | 筆順編碼 | 1211123451124134 |
【隷】筆順筆畫
1、隷字的筆順編碼是:1211123451124134。
2、隷字的部首是隸,隷字的結(jié)構(gòu)為:左右結(jié)構(gòu),隷字筆劃順序是:橫、豎、橫、橫、橫、豎鉤、撇、點(diǎn)、橫折、橫、橫、豎鉤、點(diǎn)、提、撇、捺。
3、隷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隷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戌集中】【隸】隷·康熙筆畫:16 ·部外筆畫:8。
【隷】基本解釋
1.附屬,屬於:隷屬。配隷(從屬)。直隷中央。
2.封建時代的衙役:隷卒。皂隷。徒隷。
3.舊時地位低下而被奴役的人:奴隷。隷僕。
4.隸書,漢字的一種書體,由篆書簡化演變而成:隷書。隷字。漢隷。
【隷】網(wǎng)絡(luò)解釋
未檢索到隷字的網(wǎng)絡(luò)釋義。
【隷】康熙字典
【玉篇】同隸。
【隷】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三】【隸】。
『說文解字』
附箸也。從隸柰聲。(隸)附箸也。附當(dāng)是本作坿。淺人改也。周禮注。隸、給勞辱之役者。漢始置司隸。亦使將徒治道溝渠之役。後稍尊之。使主官府及近郊。左傳人有十等。輿臣隸。按隸與僕義同。皆訓(xùn)坿箸。故從隸。從隸。柰聲。郞計切。十五部。
()篆文隸。從古文之體。按此云篆文則上古文也。先古後篆亦?部之例。但先古後篆必古從隸、篆不從隸乃合。各本隸?俱從隸則何取爾。有以知篆文必非從隸矣。九經(jīng)字?云。
字故從又持米、從柰聲。又象人手。經(jīng)典相承作隸巳久。不可改正。玄應(yīng)書曰。字從米?聲。?從又從祟。音之絹切。考楊君石門頌、王純碑作
。與字?合。魯峻碑作
。與玄應(yīng)合。二人所謂。葢皆謂說文。而右旁皆作?。玄應(yīng)說似近是。葢卽說文之篆文也。說文因小篆作?。故不得先舉篆而系以古文。以其形與古文略相似也。故依革弟民酉之例云從古文之體。至玄應(yīng)乃說之曰。從米?聲。?之芮切。從米則唐玄度說。以周禮曰奴、男子入于罪
。女子入于春槀。
【隷】文言文
暫無隷字的文言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