潦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潦新華字典,潦康熙字典,潦中華字典,潦國語詞典,潦漢語字典。
【潦】怎么讀
漢字 | 潦 | 拼音 | liáo、lǎo、lào |
---|---|---|---|
部首 | 氵 | 筆畫 | 15 |
五筆 | IDUI | 五行 | 水 |
繁體 | 潦 | 怎么讀 | 跟我讀跟我讀跟我讀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6F66 | 字形分析 | 左右結構 |
倉頡編碼 | ekcf | 鄭碼編碼 | vgkk |
四角編碼 | 34196 | 筆順編碼 | 441134432511234 |
【潦】筆順筆畫
1、潦字的筆順編碼是:441134432511234。
2、潦字的部首是氵,潦字的結構為:左右結構,潦字筆劃順序是:點、點、提、橫、撇、捺、點、撇、豎、橫折、橫、橫、豎鉤、撇、點。
3、潦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潦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巳集上】【水】潦·康熙筆畫:16 ·部外筆畫:12。
【潦】基本解釋
1.〔潦河〕水名,在中國河南省西南部。亦稱“垢河”。
2.〔潦倒〕a.落拓不羈,舉止不自檢束;b.頹喪,失意。
3.〔潦草〕a.(做事)草率,不精細;b.(字)不工整。
1.雨水大。
2.路上的流水,積水:潦水。
古同“澇”,雨水過多,水淹。
【潦】網絡解釋
潦,多音字。一是讀音lǎo。意指雨水大或路上的流水,積水。二是讀音lào;古同“澇”,雨水過多,水淹,積水。〔潦河〕水名,在中國河南省西南部。亦稱“垢河”。三是讀音liáo ;
【潦】康熙字典
【唐韻】盧皓切【集韻】【韻會】【正韻】魯皓切,音老。【說文】雨大貌。【禮·曲禮】水潦降。
又路上流水也。【詩·大雅】泂酌彼行潦。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郞到切,勞去聲。與澇同。淹也。一曰積水。
又【集韻】【正韻】郞刀切,音勞。水名。【司馬相如·上林賦】酆鎬潦潏。【註】水出鄠縣西南潦谷。
又潦倒,蘊藉貌。【嵆康·絕交書】潦倒麤疎。
又【集韻】憐蕭切,音聊。水名。【山海經】潦水,出衞臯東。
【潦】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十一】【水】。
『說文解字』
雨水大皃。從水尞聲。盧皓切
『說文解字注』
(潦)雨水也。各本作雨水大皃。今依詩采蘋正義、文選陸機贈顧彥先詩注、衆經音義卷一訂。曲禮釋文亦曰。雨水謂之潦。雨水、謂雨下之水也。左傳曰。水潦將降。召南。于彼行潦。傳曰。行潦、流潦也。按傳以流釋行。服注左傳乃云道路之水。趙注孟子乃云道旁流潦。以道釋行、似非。潦水流而聚焉。故曰行潦。不必在道旁也。從水。聲。盧皓切。二部。俗借澇水字爲之。
【潦】文言文
①雨水;雨后地地面積水。《滕王閣序》:“潦水盡而寒潭清。”《共工頭觸不周山》:“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
②泛指江河湖泊的水。《過小孤山大孤山》:“是日風靜,舟行頗遲,又秋深潦縮。”
lào
通“澇”,雨水過多造成的災害。《莊子?秋水》:“禹之時,十年九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