耨怎么讀

              本文為您提供康熙字典中耨字怎么讀,耨字在康熙字典中的基本解釋,耨字的說文解字,耨字相關(guān)的文言文,耨字的組詞等。

              耨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xiàn)通表標(biāo)準(zhǔn)字體 ,相關(guān)內(nèi)容:耨新華字典耨康熙字典耨中華字典耨國語詞典耨漢語字典

              【耨】怎么讀

              漢字 拼音 nòu
              部首 筆畫 16
              五筆 DIDF 五行
              繁體 怎么讀 跟我讀
              統(tǒng)一編碼 基本區(qū) U+8028 字形分析 左右結(jié)構(gòu)
              倉頡編碼 qdmvi 鄭碼編碼 ckgd
              四角編碼 51943 筆順編碼 1112341311534124

              【耨】筆順筆畫

              1、耨字的筆順編碼是:1112341311534124。

              2、耨字的部首是耒,耨字的結(jié)構(gòu)為:左右結(jié)構(gòu),耨字筆劃順序是:橫、橫、橫、豎、撇、點(diǎn)、橫、撇、橫、橫、豎提、撇、捺、橫、豎鉤、點(diǎn)。

              3、耨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耨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未集中】【耒】耨·康熙筆畫:16 ·部外筆畫:10。

              【耨】基本解釋

              1.一種用來鋤草的農(nóng)具。

              2.鋤草。

              【耨】網(wǎng)絡(luò)解釋

              未檢索到耨字的網(wǎng)絡(luò)釋義。

              【耨】康熙字典

              【廣韻】奴豆切【集韻】【韻會】【正韻】乃豆切,音槈。【說文】薅器也。本作槈,今文作耨。【廣韻】同鎒。纂文曰:耨如鏟,柄長三尺,刃廣二寸,以刺地除草。【呂氏春秋】耨柄尺,其長六寸,所以閒稼。【字詁】頭長六寸,柄長六尺,以蕓田也。

              又【玉篇】耘也。【釋名】耨,以鋤耨禾也。【易·繫辭】耒耨之利,以敎天下,蓋取諸益。【左傳·僖三十三年】臼季使過冀,見冀缺耨。【註】耨,鋤也。【釋文】耨,乃豆切,鉏田也。【晉語註】耨,茠也。或作薅,拔田草也。【周禮·天官·甸師】掌帥其屬,而耕耨王藉,以時入之。【註】耨,蕓芓也。

              又【類篇】奴沃切,音褥,治草也。

              又【字彙補(bǔ)】內(nèi)典,阿耨多羅。阿,此云無也。耨多羅,此云上也。

              【耨】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六】【木】。

              『說文解字』

              薅器也。從木辱聲。鎒,或從金。奴豆切

              『說文解字注』

              (槈)薅器也。蓐部曰。薅、披去田艸也。槈者、所以披去之器也。槈、刃廣六寸。柄長六尺。說詳(鎒)或作從金。從木者主柄。從金者主刃。

              【耨】文言文

              暫無耨字的文言文

              【耨】組詞

              耨耕
                火耨
                水耨
                講耨
                耒耨
                阿耨
                蕓耨
                針耨
                篤耨
                墾耨
                耕耨
                銚耨
                鋤耨
                鉏耨
                廝耨
                薅耨

              網(wǎng)友正在查“耨”的相關(guān)字典

              版權(quán)聲明:本文摘錄自新華字典、康熙字典、漢語字典、網(wǎng)絡(luò)等多渠道,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站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