卣怎么讀

              本文為您提供康熙字典中卣字怎么讀,卣字在康熙字典中的基本解釋,卣字的說文解字,卣字相關的文言文,卣字的組詞等。

              卣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卣新華字典卣康熙字典卣中華字典卣國語詞典卣漢語字典

              【卣】怎么讀

              漢字 拼音 yǒu
              部首 筆畫 7
              五筆 HLNF 五行
              繁體 怎么讀 跟我讀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5363 字形分析 單一結構
              倉頡編碼 yws 鄭碼編碼 idjx
              四角編碼 21600 筆順編碼 2125511

              【卣】筆順筆畫

              1、卣字的筆順編碼是:2125511。

              2、卣字的部首是卜,卣字的結構為:單一結構,卣字筆劃順序是:豎、橫、豎、橫折、橫折、橫、橫。

              3、卣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卣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子集下】【卜】卣·康熙筆畫:7 ·部外筆畫:5。

              【卣】基本解釋

              古代盛酒的器具,口小腹大。

              【卣】網絡解釋

              卣拼音:yǒu注音:ㄧㄡˇ部首:卜,部外筆畫:5,總筆畫:7五筆86&98:HLNF倉頡:YWS鄭碼:IDJX筆順編號:2125511四角號碼:21600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5363

              【卣】康熙字典

              〔古文〕【唐韻】與九切【集韻】【韻會】以九切【正韻】云九切,音酉。【玉篇】中尊器也。【爾雅·釋器】卣,器也。【註】盛酒尊。【疏】卣,中尊也。孫炎云:尊彝爲上,罍爲下,卣居中。郭云:不大不小,在罍彝之閒。【詩·大雅】秬鬯一卣。

              又作脩。【周禮·春官·鬯人】廟用脩。【註】鄭曰:脩,讀曰卣。

              又【唐韻】以周切【集韻】夷周切【正韻】于求切,音由。義同。

              【卣】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四】【肉】。

              『說文解字』

              脯也。從肉攸聲。息流切

              『說文解字注』

              (脩)脯也。膳夫大鄭注曰。脩、脯也。按此統言之。析言之則薄析曰脯。捶而施薑桂曰段脩。後鄭注內饔云脩、鍛脯也是也。曲禮疏云。脯訓始。始作卽成也。脩訓治。治之乃成。修治之謂捶而施薑桂。經傳多假脩爲修治字。從肉。攸聲。息流切。三部。

              【卣】文言文

              古代一種酒器,一般是橢圓形,肚大口小,有蓋和提梁。《尚書?文侯之命》:“用賚爾秬、鬯一。”

              【卣】組詞

              鳳卣

              網友正在查“卣”的相關字典

              版權聲明:本文摘錄自新華字典、康熙字典、漢語字典、網絡等多渠道,如有侵權請聯系站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