篦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篦新華字典,篦康熙字典,篦中華字典,篦國語詞典,篦漢語字典。
【篦】怎么讀
漢字 | 篦 | 拼音 | bì |
---|---|---|---|
部首 | 竹 | 筆畫 | 16 |
五筆 | TTLX | 五行 | 木 |
繁體 | 篦 | 怎么讀 | 跟我讀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7BE6 | 字形分析 | 上下結構 |
倉頡編碼 | hhwp | 鄭碼編碼 | mnrr |
四角編碼 | 88712 | 筆順編碼 | 3143143253411535 |
篦
【篦】筆順筆畫
1、篦字的筆順編碼是:3143143253411535。
2、篦字的部首是竹,篦字的結構為:上下結構,篦字筆劃順序是:撇、橫、點、撇、橫、點、撇、豎、橫折、撇、點、橫、橫、豎提、撇、豎彎鉤。
3、篦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篦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未集上】【竹】篦·康熙筆畫:16 ·部外筆畫:10。
【篦】基本解釋
1.篦子,梳發用具,中間有梁兒,兩側有密齒。
2.用篦子梳:篦頭。
【篦】網絡解釋
一種密齒梳,亦稱篦櫛、篦子、篦梳。篦是古時一種篦污去癢的理發工具。相傳制篦的祖師爺是春秋時期陳七子,因罪入獄。在獄中,陳七子頭上生了虱子。陳七子將用刑用的竹板制成最初的篦,用來清除頭上的發垢和虱子。明代對理發師傅的稱呼為“篦頭師傅”,篦也可當作發飾插于發髻上。
【篦】康熙字典
【廣韻】邊兮切【集韻】【韻會】【正韻】邊迷切,音蓖。釵篦。
又竹器。
又【說文】導也。今俗謂之篦。【廣韻】眉篦。
又【集韻】頻脂切。同笓,取鰕具也。
【篦】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五】【竹】。
『說文解字』
導也。今俗謂之篦。從竹聲。邊兮切
【篦】文言文
暫無篦字的文言文
【篦】組詞
篦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