噲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噲新華字典,噲康熙字典,噲中華字典,噲國語詞典,噲漢語字典。
【噲】怎么讀
漢字 | 噲 | 拼音 | kuài |
---|---|---|---|
部首 | 口 | 筆畫 | 16 |
五筆 | KWGJ | 五行 | 無 |
繁體 | 噲 | 怎么讀 | 跟我讀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5672 | 字形分析 | 左右結構 |
倉頡編碼 | roma | 鄭碼編碼 | jolk |
四角編碼 | 68066 | 筆順編碼 | 2513412524312511 |
噲
【噲】筆順筆畫
1、噲字的筆順編碼是:2513412524312511。
2、噲字的部首是口,噲字的結構為:左右結構,噲字筆劃順序是:豎、橫折、橫、撇、捺、橫、豎、橫折、豎、點、撇、橫、豎、橫折、橫、橫。
3、噲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噲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丑集上】【口】噲·康熙筆畫:16 ·部外筆畫:13。
【噲】基本解釋
見“噲”。
【噲】網絡解釋
未檢索到噲字的網絡釋義。
【噲】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苦夬切,音快。【說文】咽也。
又【詩·小雅】噲噲其正。【箋】噲噲猶快快也,寬明之貌。
又【說文】一曰嚵噲也。
又姓。【廣韻】孝子傳有噲參,鵠銜珠與之。
又【集韻】烏快切,音?。小咽。
又【集韻】古邁切,音夬。人名。燕王噲。
又古外切,音膾。地名。史記魏敗趙於噲。通作澮。○按《史記·趙世家》魏敗我澮。本作澮。水名也。《集韻》從口,未知何據。
又入聲,古活切,音括。腫噲,顏色剝錯也。王叔之曰:盈虛不常貌。【莊子·讓王篇】曾子居衞,縕袍無裏,顏色腫噲,手足胼胝。
【噲】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二】【口】。
『說文解字』
咽也。從口會聲。讀若快。一曰嚵,噲也。苦夬切
『說文解字注』
(噲)咽也。噲者、會也。聲氣所會也。從口。會聲。或讀若快。苦夬切。十五部。小雅。噲噲其正。箋云。噲噲猶快快也。謂同音假借。盧氏文弨云。淮南精神訓。噲然得臥。宋書樂志吳吹曲。我皇多噲事。皆與快同。一曰噲、嚵也。此別一義。噲亦複舉字也。凡一曰之下多複舉本字。俗本作嚵噲也。非。集韻作一曰嚵也。
【噲】文言文
暫無噲字的文言文
【噲】組詞
暫無噲組詞的詞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