盦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盦新華字典,盦康熙字典,盦中華字典,盦國語詞典,盦漢語字典。
【盦】怎么讀
漢字 | 盦 | 拼音 | ān |
---|---|---|---|
部首 | 皿 | 筆畫 | 16 |
五筆 | WYNL | 五行 | 無 |
繁體 | 盦 | 怎么讀 | 跟我讀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76E6 | 字形分析 | 上下結構 |
倉頡編碼 | oint | 鄭碼編碼 | odfl |
四角編碼 | 80102 | 筆順編碼 | 3445125351125221 |
盦
【盦】筆順筆畫
1、盦字的筆順編碼是:3445125351125221。
2、盦字的部首是皿,盦字的結構為:上下結構,盦字筆劃順序是:撇、捺、點、橫撇/橫鉤、橫、豎、橫折、撇、豎折/豎彎、橫、橫、豎、橫折、豎、豎、橫。
3、盦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盦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午集中】【皿】盦·康熙筆畫:16 ·部外筆畫:11。
【盦】基本解釋
1.同“庵”。多用于人名。
2.古代一種盛食物的器具。
【盦】網絡解釋
未檢索到盦字的網絡釋義。
【盦】康熙字典
【唐韻】烏合切【集韻】乙盍切,諳入聲。【說文】覆
也。【博古圖】周有交虬盦,蓋鼎之
也。
又【集韻】鄔感切,諳上聲。
又【廣韻】【集韻】烏含切,音諳。義
同。 鼎文作盦。徐鉉曰:俗作罯,非。
【盦】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五】【皿】。
『說文解字』
覆蓋也。從皿酓聲。烏合切〖注〗臣鉉等曰:今俗別作罯,非是。
『說文解字注』
(盦)覆葢也。此與大部奄音義略同。此謂器之葢也。從皿。酓聲。烏合切。七部合當作舍。
【盦】文言文
①古器皿的蓋子。《說文?皿部》:“盦,覆蓋也。”
②古時盛食物的器具。陶宗儀《輟耕錄》:“古器這名,則有……壺,盦,瓿。”
③通“庵”。多用于古時的文人的書齋名或人名。
【盦】組詞
盦蓋
盦酒
盦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