瘻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xiàn)通表標(biāo)準(zhǔn)字體 ,相關(guān)內(nèi)容:瘻新華字典,瘻康熙字典,瘻中華字典,瘻國語詞典,瘻漢語字典。
【瘻】怎么讀
漢字 | 瘻 | 拼音 | lòu |
---|---|---|---|
部首 | 疒 | 筆畫 | 16 |
五筆 | UKGV | 五行 | 無 |
繁體 | 瘻 | 怎么讀 | 跟我讀 |
統(tǒng)一編碼 | 基本區(qū) U+763B | 字形分析 | 左上包圍結(jié)構(gòu) |
倉頡編碼 | kllv | 鄭碼編碼 | tkzm |
四角編碼 | 144 | 筆順編碼 | 4134125112512531 |
瘻
【瘻】筆順筆畫
1、瘻字的筆順編碼是:4134125112512531。
2、瘻字的部首是疒,瘻字的結(jié)構(gòu)為:左上包圍結(jié)構(gòu),瘻字筆劃順序是:點(diǎn)、橫、撇、點(diǎn)、提、豎、橫折、橫、橫、豎、橫折、橫、豎、撇點(diǎn)、撇、橫。
3、瘻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瘻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午集中】【疒】瘻·康熙筆畫:16 ·部外筆畫:11。
【瘻】基本解釋
見“瘺”。
【瘻】網(wǎng)絡(luò)解釋
未檢索到瘻字的網(wǎng)絡(luò)釋義。
【瘻】康熙字典
【唐韻】力豆切【集韻】【韻會】郎豆切,音屚。【說文】腫也。一曰久創(chuàng)。【玉篇】瘡也。【山海經(jīng)】半石之山,合水出于其隂,多鰧魚,食者不癰,可以爲(wèi)瘻。【註】瘻,癰屬也。中多有蟲。【柳宗元·捕蛇者說】可以已大風(fēng)攣踠瘻癘。
又【集韻】力救切,音溜。
又龍遇切,音屢。義同。
又【廣韻】力朱切【集韻】龍珠切,音慺。痀瘻,曲脊。 【字彙】亦作瘺。
【瘻】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七】【疒】。
『說文解字』
頸腫也。從疒婁聲。力豆切
『說文解字注』
(瘻)頸腫也。淮南說山訓(xùn)。雞頭巳瘻。高注。瘻、頸腫疾也。雞頭、水中芡也。鍇本作頭腫。葢淺人恐與頸癅不別而改之。腫、癰也。頸腫卽釋名之癰?。從。婁聲。力豆切。四部。
【瘻】文言文
暫無瘻字的文言文
【瘻】組詞
暫無瘻組詞的詞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