鐓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xiàn)通表標(biāo)準(zhǔn)字體 ,相關(guān)內(nèi)容:鐓新華字典,鐓康熙字典,鐓中華字典,鐓國語詞典,鐓漢語字典。
【鐓】怎么讀
漢字 | 鐓 | 拼音 | dūn、duì |
---|---|---|---|
部首 | 钅 | 筆畫 | 17 |
五筆 | QYBT | 五行 | 金 |
繁體 | 鐓 | 怎么讀 | 跟我讀跟我讀 |
統(tǒng)一編碼 | 基本區(qū) U+9566 | 字形分析 | 左右結(jié)構(gòu) |
倉頡編碼 | opydk | 鄭碼編碼 | psym |
四角編碼 | 88740 | 筆順編碼 | 31115412515213134 |
鐓
【鐓】筆順筆畫
1、鐓字的筆順編碼是:31115412515213134。
2、鐓字的部首是钅,鐓字的結(jié)構(gòu)為:左右結(jié)構(gòu),鐓字筆劃順序是:撇、橫、橫、橫、豎提、點、橫、豎、橫折、橫、橫撇/橫鉤、豎鉤、提、撇、橫、撇、捺。
3、鐓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鐓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戌集上】【金】鐓·康熙筆畫:20 ·部外筆畫:12。
【鐓】基本解釋
沖壓金屬板,使其改變形狀。
矛戟柄末的平底金屬套。
【鐓】網(wǎng)絡(luò)解釋
鐓矛戟柄末的平底金屬套。同“錞” 鐓 沖壓金屬板,使其變形。不加熱叫“冷鐓”,加熱叫“熱鐓”。鐓 duì矛戟柄下端的平底金屬套。又見dūn。
【鐓】康熙字典
【廣韻】【正韻】杜對切,音隊。矛戟下銅鐏。【禮·曲禮】進(jìn)矛戟者前其鐓。【註】平底曰鐓。取其鐓也。【疏】鐓,爲(wèi)矛戟柄尾,平底如鐓,柄下也。以平嚮人,敬也。【釋文】鐓,本又作錞。杜對反。
又【集韻】【韻會】【正韻】杜罪切,音錞。
又【集韻】都玩切,音鍛。
又都昆切,音敦。義同。
又【集韻】都回切,音塠。下垂也。一曰千斤椎。或書作鐜。
【鐓】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注』
矛?柲下銅鐏也。柲、欑也。欑、積竹杖也。矛?之矝以積竹杖爲(wèi)之。其首非銅裹而固之恐易散。故有銅鐏。故字從金。秦風(fēng)毛傳曰。?、鐏也。從金。?聲。徒對切。古音在十三部。方言。鐏謂之釬。注曰。或名爲(wèi)鐓。音頓。玄應(yīng)書卷廿一引說文作鐓。而謂梵經(jīng)作錞乃樂器錞于字。然則東晉唐初說文作?可知。玉篇、廣韻皆鐓爲(wèi)正字。錞注同上。曲禮。進(jìn)矛?者前其鐓。釋文云又作錞而已。舊本皆作?聲。篆作?。今更正。詩曰。厹矛??。秦風(fēng)文。厹各本作叴。今正。?今詩作鋈。車部引詩?以觼軜。字亦作?。許書無?字之證也。以白金固鐏。謂涂銀於銅也。【鐓】文言文
暫無鐓字的文言文
【鐓】組詞
鐓短
鐓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