皤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xiàn)通表標(biāo)準(zhǔn)字體 ,相關(guān)內(nèi)容:皤新華字典,皤康熙字典,皤中華字典,皤國語詞典,皤漢語字典。
【皤】怎么讀
漢字 | 皤 | 拼音 | pó |
---|---|---|---|
部首 | 白 | 筆畫 | 17 |
五筆 | RTOL | 五行 | 水 |
繁體 | 皤 | 怎么讀 | 跟我讀 |
統(tǒng)一編碼 | 基本區(qū) U+76A4 | 字形分析 | 左右結(jié)構(gòu) |
倉頡編碼 | hahdw | 鄭碼編碼 | nkpk |
四角編碼 | 22669 | 筆順編碼 | 32511343123425121 |
【皤】筆順筆畫
1、皤字的筆順編碼是:32511343123425121。
2、皤字的部首是白,皤字的結(jié)構(gòu)為:左右結(jié)構(gòu),皤字筆劃順序是:撇、豎、橫折、橫、橫、撇、點(diǎn)、撇、橫、豎、撇、捺、豎、橫折、橫、豎、橫。
3、皤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皤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午集中】【白】皤·康熙筆畫:17 ·部外筆畫:12。
【皤】基本解釋
1.白色:白發(fā)皤然。
2.大(腹):皤其腹。
【皤】網(wǎng)絡(luò)解釋
基本信息皤拼音:pó繁體:皤部首:白部首字意五行:水簡體筆劃:17康熙筆劃:17吉兇寓意:兇筆順:撇豎折橫橫撇捺撇橫豎撇捺豎折橫豎橫
【皤】康熙字典
【唐韻】薄波切【集韻】蒲波切【韻會】【正韻】蒲禾切,音婆。【說文】老人白也。【博雅】白也。【玉篇】素也。【易·賁卦】賁如皤如。【疏】皤是素白之色。
又大腹也。【左傳·宣二年】城者謳曰:皤其腹。【疏】皤是腹之狀。
又腹下白處。【韓愈·月蝕詩】弊蛙拘送主官府,帝箸下腹嘗其皤。
又豐多貌。【左思·魏都賦】行庖皤皤。
又草名。【爾雅·釋草】蘩,皤蒿。【疏】凡艾白色爲(wèi)?zhàn)铩?/p>
又與番通。【班固·辟雍詩】皤皤國老。【註】鬢白貌。【書·秦誓】【史記·秦本紀(jì)】俱作番番。
又【廣韻】博禾切【集韻】逋禾切,音波。義同。
又【集韻】蒲官切,音槃。馬馽足橫行曰皤。【易·賁卦】賁如皤如。董遇說。 【說文】或作。
【皤】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七】【白】。
『說文解字』
老人白也。從白番聲。《易》曰:“賁如皤如。” (皤)老人白也。易釋文、文()皤或從頁。然則白髮亦偁皤。
【皤】文言文
①白色。《周易?賁卦》:“賁如皤如,白馬翰如。”
【又】指須發(fā)。白居易《寫真》:“勿嘆韶華子,俄成皤叟仙。”
②肚子大。《左傳?宣公三年》:“皤其腹。”
【皤皤】⒈頭發(fā)白。⒉豐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