魋怎么讀

              本文為您提供康熙字典中魋字怎么讀,魋字在康熙字典中的基本解釋,魋字的說文解字,魋字相關(guān)的文言文,魋字的組詞等。

              魋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xiàn)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guān)內(nèi)容:魋新華字典魋康熙字典魋中華字典魋國語詞典魋漢語字典

              【魋】怎么讀

              漢字 拼音 tuí
              部首 筆畫 17
              五筆 RQCY 五行
              繁體 怎么讀 跟我讀
              統(tǒng)一編碼 基本區(qū) U+9B4B 字形分析 左下包圍結(jié)構(gòu)
              倉頡編碼 hiog 鄭碼編碼 njni
              四角編碼 20511 筆順編碼 32511355432411121

              【魋】筆順筆畫

              1、魋字的筆順編碼是:32511355432411121。

              2、魋字的部首是鬼,魋字的結(jié)構(gòu)為:左下包圍結(jié)構(gòu),魋字筆劃順序是:撇、豎、橫折、橫、橫、撇、豎彎鉤、撇折、點、撇、豎、點、橫、橫、橫、豎、橫。

              3、魋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魋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亥集上】【鬼】魋·康熙筆畫:18 ·部外筆畫:8。

              【魋】基本解釋

              1.古書上說的一種毛淺而赤黃、形似小熊的野獸。

              2.姓。

              【魋】網(wǎng)絡(luò)解釋

              魋,屬多音字。(1) tuí①神獸②姓③高大魁梧④同“頹”(2)zhuī發(fā)髻

              【魋】康熙字典

              【唐韻】杜回切【集韻】【韻會】【正韻】徒回切,音穨。【說文】神獸也。【爾雅·釋獸】魋如小熊,竊毛而黃。【註】今建平山中有此獸,狀如熊而小,毛麆淺,赤黃色,俗呼爲赤熊。

              又人名。【禮·檀弓註】桓司馬宋向戍之孫名魋。

              又【集韻】【韻會】傳追切【正韻】直追切,音椎。【前漢·陸賈傳】尉陀魋結(jié)箕踞。【註】服虔曰:魋音椎,今兵士椎頭髻也。

              【魋】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九】【鬼】。

              『說文解字』

              神獸也。從鬼隹聲。杜回切文十七 重四

              『說文解字注』

              (魋)如小熊。赤毛而黃。從隹。鬼聲。各本無此篆。據(jù)言部?篆下曰。從言魋聲。必當有此篆。但大徐補入鬼部。未當。今依爾雅補入隹部。獸可言隹也。杜回切。十五部。

              【魋】文言文

              暫無魋字的文言文

              【魋】組詞

              魋悍
              魋髻
              魋結(jié)
              魋翕
              魋顏
                魌魋

              網(wǎng)友正在查“魋”的相關(guān)字典

              版權(quán)聲明:本文摘錄自新華字典、康熙字典、漢語字典、網(wǎng)絡(luò)等多渠道,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站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