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嶽新華字典,嶽康熙字典,嶽中華字典,嶽國語詞典,嶽漢語字典。
【嶽】怎么讀
漢字 | 嶽 | 拼音 | yuè |
---|---|---|---|
部首 | 山 | 筆畫 | 17 |
五筆 | MQTD | 五行 | 無 |
繁體 | 嶽 | 怎么讀 | 跟我讀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5DBD | 字形分析 | 上下結構 |
倉頡編碼 | ukhk | 鄭碼編碼 | llgs |
四角編碼 | 22284 | 筆順編碼 | 25235341112511344 |
【嶽】筆順筆畫
1、嶽字的筆順編碼是:25235341112511344。
2、嶽字的部首是山,嶽字的結構為:上下結構,嶽字筆劃順序是:豎、豎折/豎彎、豎、撇、彎鉤、撇、點、橫、橫、橫、豎、橫折、橫、橫、撇、捺、點。
3、嶽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嶽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寅集中】【山】嶽·康熙筆畫:17 ·部外筆畫:14。
【嶽】基本解釋
同“岳”。
【嶽】網絡解釋
未檢索到嶽字的網絡釋義。
【嶽】康熙字典
〔古文〕岳
【唐韻】五角切【集韻】【韻會】【正韻】逆角切,
音鸑。【說文】東岱,南霍,西華,北恒,中泰室,王者巡狩所至。從山獄聲?!景谆⑼ā繋[之爲言桷也。桷,考功德,定黜陟也?!緭P子·法言】川有瀆,山有嶽。【詩·大雅】崧高維嶽?!驹娫b】山高而尊者嶽。唐虞四嶽,至周始有五嶽?!緺栄拧め屔健亢幽先A,河西嶽,河東岱,河北恒,江南衡?!竟]】衡山,南嶽。
又霍山爲南嶽,卽天柱山,潯水所出。霍衡俱爲南嶽也?!菊滞ā堪吹乩碇荆馍皆陂L沙湘南縣,故曰江南衡。若天柱在廬江潯縣,則江北矣。亦曰南嶽者,漢武帝以衡山遼曠,移其祠於天柱,亦名天柱爲霍山。衡霍其實一山,衡山名霍。猶泰山一名岱也。
又嶽嶽,長角貌?!厩皾h·朱雲傳】五鹿嶽嶽,朱雲折其角。
又姓?!菊滞ā繋[敏。見廣西志。
又通作岳【書·堯典】帝曰:咨,四岳?!緜鳌克脑?,官名。一人而總四岳諸侯之事也。
又州名。本巴州,隋曰岳州,以天岳山名,山在洞庭湖。
又葉虞欲切,音玉?!静苤病へ煿姟款娒墒甘?,建旗東嶽。庶立毫釐,微功自贖?! 炯崱炕蜃?img src="http://www.www.ddvxo.cn/zb_users/upload/KXZD/1nykk2mbg25.svg" width="15">?!驹姟め赂呔S嶽註】又作。
字原作
下山。
【嶽】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九】【山】。
『說文解字』
東,岱;南,靃;西,華;北,恆;中,泰室。王者之所以巡狩所至。從山獄聲。岳,古文象高形。五角切
『說文解字注』
(嶽)東岱、見下。南靃、南靃者、衡山也。在今湖南衡州府衡山縣西北。風俗通曰。衡山一名霍山。爾雅釋山曰?;羯綘懩蠋[。尚書大傳、白虎通皆舉霍山。毛傳則曰。南嶽、衡。許宗毛者也。曰南霍、正皆謂今湖南之衡山。卽漢地理志長沙國湘南縣東南之禹貢衡山也。封禪書。漢武帝元封四年。巡南郡。至江陵而東。登禮灊之天柱山。號曰南嶽。此郭景純所謂武帝以衡山遼曠。移其神於天柱者。葢自是天柱始有霍山之名。而衡山不曰霍山矣。許言霍者、從其朔偁也。天柱山者、今安徽六安州霍山縣南之霍山是也。西?、見下。北恒、爾雅曰。恒山爲北嶽。毛傳曰。北嶽、恒。禹貢職方之恒山也。在今直()古文。象高形。今字作岳。古文之變。
【嶽】文言文
暫無嶽字的文言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