縻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縻新華字典,縻康熙字典,縻中華字典,縻國語詞典,縻漢語字典。
【縻】怎么讀
漢字 | 縻 | 拼音 | mí |
---|---|---|---|
部首 | 糸 | 筆畫 | 17 |
五筆 | YSSI | 五行 | 金 |
繁體 | 縻 | 怎么讀 | 跟我讀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7E3B | 字形分析 | 半包圍結構 |
倉頡編碼 | idvif | 鄭碼編碼 | tgfz |
四角編碼 | 293 | 筆順編碼 | 41312341234554234 |
縻
【縻】筆順筆畫
1、縻字的筆順編碼是:41312341234554234。
2、縻字的部首是糸,縻字的結構為:半包圍結構,縻字筆劃順序是:點、橫、撇、橫、豎、撇、點、橫、豎、撇、捺、撇折、撇折、點、豎鉤、撇、點。
3、縻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縻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未集中】【糸】縻·康熙筆畫:17 ·部外筆畫:11。
【縻】基本解釋
拴;捆:羈縻(籠絡)。
【縻】網絡解釋
縻,讀作:mí。漢字基本字義是指牛韁線。也有捆,拴的意思,如:羈縻(a.束縛;b.籠絡使不生異心)。
【縻】康熙字典
【集韻】旻悲切【韻會】【正韻】忙皮切,音眉。【說文】牛轡也。或從多作
。【類篇】一曰繫也。【前漢·匈奴傳】羈縻不絕。
又【集韻】麋寄切。義同。
又與靡同。【易·中孚】吾與爾靡之。【釋文】靡,本又作縻。同散也。亦作?。
【縻】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十三】【糸】。
『說文解字』
牛轡也。從糸麻聲。(縻)牛()縻或從多。多聲、麻聲同十七部。
【縻】文言文
①系牛的繩子。劉禹錫《嘆牛》:“叟攬縻而對。”
②牽制;束縛。《謀攻》:“不知軍之不可以進而謂之進,不知軍之不可以退而謂之退,是謂縻軍。”
③拘禁;拘留。《后序》:“予羈縻不得還,國事遂不可收拾。”
④通“靡”。浪費;耗費。《賣柑者言》:“坐縻廩粟而不知恥。”
【縻軍】⒈牽制軍隊。⒉統領軍隊。
【縻】組詞
縻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