竀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竀新華字典,竀康熙字典,竀中華字典,竀國語詞典,竀漢語字典。
【竀】怎么讀
漢字 | 竀 | 拼音 | chēng、chèng |
---|---|---|---|
部首 | 穴 | 筆畫 | 17 |
五筆 | PWGQ | 五行 | 無 |
繁體 | 竀 | 怎么讀 | 跟我讀跟我讀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7AC0 | 字形分析 | 上下結構 |
倉頡編碼 | jcmmu | 鄭碼編碼 | woil |
四角編碼 | 30112 | 筆順編碼 | 44534121212511135 |
竀
【竀】筆順筆畫
1、竀字的筆順編碼是:44534121212511135。
2、竀字的部首是穴,竀字的結構為:上下結構,竀字筆劃順序是:點、點、橫撇/橫鉤、撇、點、橫、豎、橫、豎、提、豎、橫折、橫、橫、橫、撇、豎彎鉤。
3、竀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竀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午集下】【穴】竀·康熙筆畫:17 ·部外筆畫:12。
【竀】基本解釋
1.正視。
2.古通“赬”:“如魚竀尾。”
察視。
【竀】網絡解釋
竀,部首:穴,部外筆畫:12,總筆畫:17,五筆86&98:PWGQ 倉頡:JCMMU。
【竀】康熙字典
【廣韻】丑庚切【集韻】抽庚切,音橕。【說文】正視也。
又赤色。【左傳·哀十七年】衞侯卜其繇曰:如魚竀尾。【註】竀,赤色,魚勞則尾赤。【周禮·冬官考工記·鐘氏註】爾雅曰:一染謂之縓,再染謂之竀,三染謂之纁。【爾雅·釋器】作赬,卽淺赤也。
又【廣韻】丑貞切【集韻】癡貞切【正韻】丑成切,音檉。從穴中正見也。亦作靗。
又【集韻】丑正切,偵去聲。廉視也。
【竀】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七】【穴】。
『說文解字』
正視也。從穴中正見也,正亦聲。救貞切
『說文解字注』
(竀)正視也。從穴中正見。正亦聲。敕貞切。十一部。
【竀】文言文
暫無竀字的文言文
【竀】組詞
暫無竀組詞的詞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