縲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縲新華字典,縲康熙字典,縲中華字典,縲國語詞典,縲漢語字典。
【縲】怎么讀
漢字 | 縲 | 拼音 | léi |
---|---|---|---|
部首 | 糹 | 筆畫 | 17 |
五筆 | XLXI | 五行 | 無 |
繁體 | 縲 | 怎么讀 | 跟我讀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7E32 | 字形分析 | 左右結構 |
倉頡編碼 | vfwvf | 鄭碼編碼 | zkz |
四角編碼 | 26993 | 筆順編碼 | 55444425121554234 |
縲
【縲】筆順筆畫
1、縲字的筆順編碼是:55444425121554234。
2、縲字的部首是糹,縲字的結構為:左右結構,縲字筆劃順序是:撇折、撇折、點、點、點、點、豎、橫折、橫、豎、橫、撇折、撇折、點、豎鉤、撇、點。
3、縲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縲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未集中】【糸】縲·康熙筆畫:17 ·部外筆畫:11。
【縲】基本解釋
見“縲”。
【縲】網絡解釋
未檢索到縲字的網絡釋義。
【縲】康熙字典
【廣韻】力追切【集韻】【韻會】倫追切,音纍。【類篇】纍,或作縲。【論語】雖在縲絏之中。【註】縲,黑索也。【史記·太史公自序】幽於縲絏。
又【集韻】盧戈切,音驘。大索也。
【縲】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十三】【糸】。
『說文解字』
綴得理也。一曰大索也。從糸畾聲。力追切
『說文解字注』
(纍)綴得理也。綴者、合箸也。合箸得其理、則有條不紊。是曰纍。樂記曰。纍纍乎端如貫珠。此其證也。一曰大索也。論語作縲。字之誤。注云。黑索也。亦誤作累。如孟子係累其子弟是。亦作羸。如易大壯羸其角。馬云大索也。鄭、虞作纍。引申之、不以罪死曰纍。見楊雄反離騷注。從糸。畾聲。畾聲卽靁省聲也。力追切。十五部。按纍絫二字大不同。纍在十五部。大索也。其隷變不得作累。絫在十六部。增也。引申之延及也。其俗體作累。古所不用。
【縲】文言文
暫無縲字的文言文
【縲】組詞
暫無縲組詞的詞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