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怎么讀

              本文為您提供康熙字典中簪字怎么讀,簪字在康熙字典中的基本解釋,簪字的說文解字,簪字相關的文言文,簪字的組詞等。

              簪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簪新華字典簪康熙字典簪中華字典簪國語詞典簪漢語字典

              【簪】怎么讀

              漢字 拼音 zān
              部首 ? 筆畫 18
              五筆 TAQJ 五行
              繁體 怎么讀 跟我讀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7C2A 字形分析 上中下結構
              倉頡編碼 hmua 鄭碼編碼 mhrk
              四角編碼 88601 筆順編碼 314314153515352511

              【簪】筆順筆畫

              1、簪字的筆順編碼是:314314153515352511。

              2、簪字的部首是?,簪字的結構為:上中下結構,簪字筆劃順序是:撇、橫、點、撇、橫、點、橫、撇折、撇、豎提、橫、撇折、撇、豎彎鉤、豎、橫折、橫、橫。

              3、簪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簪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未集上】【竹】簪·康熙筆畫:18 ·部外筆畫:12。

              【簪】基本解釋

              1.簪子,舊時用來別住頭發的一種飾物。用金屬、玉石、骨頭等制成。

              2.插;戴:簪花。

              【簪】網絡解釋

              古代漢族發飾,簪是由笄發展而的,是古人用來綰定發髻或冠的長針。漢武帝過李夫人,就取玉簪搔頭,自此后宮人搔頭皆用玉簪。《后漢書·輿服志》有:“黃金龍首銜白珠,魚須擿,長一尺,為簪珥。”的記載。簪是古代婦女發型中最基礎的固定和裝飾工具。

              【簪】康熙字典

              〔古文〕兂【廣韻】側吟切【集韻】【韻會】緇岑切【正韻】緇深切,音?。首筓也。【釋名】簪,兓也,連冠于髮也。

              也,因形名之也。

              又【廣韻】作含切【集韻】【韻會】【正韻】祖含切,音鐕。義同。

              又疾也。【易·豫卦】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疏】簪,疾也。以信待之,則羣朋合聚,而疾來也。

              又【前漢·百官表】爵一級曰公士,二上造,三簪嫋裊。【註】師古曰:以組帶馬曰裊。簪裊者,言飾此馬也。

              又【集韻】子感切,音昝。《易》朋盍簪。王肅讀。

              又徂官切。《易》朋盍簪。李鼎祚曰:簪舊讀作攢。 【集韻】或作、篸。

              【簪】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注』

              俗旡。今俗行而正廢矣。從竹。從朁。朁聲。

              【簪】文言文

              ①古代用來綰住頭發或把帽子固定在頭發上的長形針。《春望》:“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

              ②在頭上插戴。《西門豹治鄴》:“西門豹筆磬折,向河立待良久。”

              花】⒈戴花。⒉書體的一種。

              纓】和纓,古代達官貴人帽子上裝飾物。也指為官的人。

              【簪】組詞

              簪纓
              簪子

              網友正在查“簪”的相關字典

              版權聲明:本文摘錄自新華字典、康熙字典、漢語字典、網絡等多渠道,如有侵權請聯系站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