鬵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xiàn)通表標(biāo)準(zhǔn)字體 ,相關(guān)內(nèi)容:鬵新華字典,鬵康熙字典,鬵中華字典,鬵國語詞典,鬵漢語字典。
【鬵】怎么讀
漢字 | 鬵 | 拼音 | xín |
---|---|---|---|
部首 | 鬲 | 筆畫 | 18 |
五筆 | AQAH | 五行 | 無 |
繁體 | 鬵 | 怎么讀 | 跟我讀 |
統(tǒng)一編碼 | 基本區(qū) U+9B35 | 字形分析 | 上下結(jié)構(gòu) |
倉頡編碼 | mumrb | 鄭碼編碼 | hrjl |
四角編碼 | 11227 | 筆順編碼 | 153515351251254312 |
【鬵】筆順筆畫
1、鬵字的筆順編碼是:153515351251254312。
2、鬵字的部首是鬲,鬵字的結(jié)構(gòu)為:上下結(jié)構(gòu),鬵字筆劃順序是:橫、豎折/豎彎、撇、豎提、橫、豎折/豎彎、撇、豎彎鉤、橫、豎、橫折、橫、豎、橫折鉤、點(diǎn)、撇、橫、豎。
3、鬵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鬵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亥集上】【鬲】鬵·康熙筆畫:18 ·部外筆畫:8。
【鬵】基本解釋
古代一種炊具。見《龍龕》。古同“甑”,又讀 [zèng]、[qín]。
【鬵】網(wǎng)絡(luò)解釋
鬵是中國漢字,拼音是xín,總筆畫是18筆。意思是大釜。
【鬵】康熙字典
〔古文〕【廣韻】徐林切【集韻】【韻會】徐心切,
音尋。【說文】大釜也。一曰鼎大上小下若甑曰鬵。【詩·曹風(fēng)】漑之釜鬵。【傳】鬵,釜屬。【爾雅·釋器】?謂之鬵。鬵,鉹也。【註】涼州呼鉹。【揚(yáng)子·方言】甑,自關(guān)而東謂之甗,或謂之鬵。
又【廣韻】鬵,疾也。
又【廣韻】昨鹽切【集韻】【韻會】慈鹽切,音潛。
又【集韻】才淫切,音尋。
又緇岑切,音簪。義同。
【鬵】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三】【鬲】。
『說文解字』
大釜也。一曰鼎大上小下若甑曰鬵。從鬲兓聲。讀若岑。(鬵)大鬴也。檜風(fēng)。誰能亨魚。摡之釜鬵。毛曰。鬵、釜屬。按下文別一義。一曰鼎大上小下若甑曰鬵。釋器。鼎絕大謂之?。圜弇上謂之鼒。附耳外謂之釴。款足者謂之鬲。?謂之鬵。鬵、鉹也。按此六句皆說鼎。故許以鼎大上小下若甑發(fā)明甑謂之鬵。金部云。鉹、鬵鼎。亦所以發(fā)明鬵、鉹也。釋爾雅者尟通此矣。從鬲。兓聲。讀若岑。才林切。七部。
()籒文鬵。從?。
【鬵】文言文
暫無鬵字的文言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