儳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xiàn)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guān)內(nèi)容:儳新華字典,儳康熙字典,儳中華字典,儳國語詞典,儳漢語字典。
【儳】怎么讀
漢字 | 儳 | 拼音 | chán、chàn |
---|---|---|---|
部首 | 亻 | 筆畫 | 19 |
五筆 | WQKY | 五行 | 無 |
繁體 | 儳 | 怎么讀 | 跟我讀跟我讀 |
統(tǒng)一編碼 | 基本區(qū) U+5133 | 字形分析 | 左右結(jié)構(gòu) |
倉頡編碼 | onri | 鄭碼編碼 | nrrs |
四角編碼 | 27213 | 筆順編碼 | 3235251153535251354 |
【儳】筆順筆畫
1、儳字的筆順編碼是:3235251153535251354。
2、儳字的部首是亻,儳字的結(jié)構(gòu)為:左右結(jié)構(gòu),儳字筆劃順序是:撇、豎、撇、橫撇/橫鉤、豎、橫折、橫、橫、豎提、撇、豎彎鉤、撇、橫撇/橫鉤、豎、橫折、橫、撇、豎彎鉤、點。
3、儳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儳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子集中】【人】儳·康熙筆畫:19 ·部外筆畫:17。
【儳】基本解釋
不整齊。
1.隨便插嘴。
2.不莊重。
【儳】網(wǎng)絡(luò)解釋
未檢索到儳字的網(wǎng)絡(luò)釋義。
【儳】康熙字典
【廣韻】士咸切【集韻】【韻會】鋤咸切,音讒。【說文】儳,互不齊也。
又師次不整。【左傳·僖二十二年】宋公及楚人戰(zhàn)于泓。司馬子魚曰:聲盛致志,鼓儳可也。【註】乗其陣未成列,急攻之也。
又疾也。【後漢·何進傳】進驚馳,從儳道歸營。
又【廣韻】儖儳,惡貌。
又【集韻】仕懺切【韻會】仕陷切,音?。輕言也。
又【禮·表記】君子不以一日使其躬儳焉,如不終日。【註】謂茍且不整肅也。鄭氏曰:可輕賤之貌。
又【集韻】初鑒切,音懺。亦不齊也。
又雜言也。【禮·曲禮】毋儳言。
又蒼鑒切。蹔也。
【儳】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八】【人】。
『說文解字』
儳互,不齊也。從人毚聲。士咸切
『說文解字注』
(儳)儳互、逗。不齊也。今人作攙和字當用此。周語。戎翟?輕儳。注云。儳、進退上下無列也。曲禮曰。長者不及。毋儳言。注云。儳猶暫也。左傳。聲盛致志。
儳可也。注云。儳巖未整陳。皆不齊之意。表記。儳焉如不終日。亦同。從人。毚聲。士咸切。八部。廣韻入去聲。
【儳】文言文
①不整齊。《國語?周語中》:“夫戎狄冒沒輕儳,貪而不讓。”
②相貌丑惡。劉基《雜詩》:“儳婦厭貪夫,常懷相棄心。”
chān
通“攙”。扶。韋莊《下邽感舊》詩:“招他邑客來還醉,儳得先生去始休。”
chàn
①輕賤;不莊重。
②不安寧。
③迅疾;便捷。鄭豐《答陸士龍詩?蘭林》:“趯趯儳兔。”
④隨便插話。見“儳和”、“儳言”。
【儳道】近路;捷徑。《新唐書?簫昕傳》:“翰敗,儳走蜀。”
【儳和】1.從旁插話。2.插言附和。《朝野遺記》:“德謙知有間可乘,又使中貴人儳。”
【儳言】1.別人講話未完便插話。2.指饒舌。陸游《聞百舌》詩:“春鳥雖儳,春盡能齰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