觶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觶新華字典,觶康熙字典,觶中華字典,觶國語詞典,觶漢語字典。
【觶】怎么讀
漢字 | 觶 | 拼音 | zhì |
---|---|---|---|
部首 | 角 | 筆畫 | 19 |
五筆 | QEKF | 五行 | 無 |
繁體 | 觶 | 怎么讀 | 跟我讀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89F6 | 字形分析 | 左右結構 |
倉頡編碼 | nbrrj | 鄭碼編碼 | rlke |
四角編碼 | 26256 | 筆順編碼 | 3535112251251251112 |
【觶】筆順筆畫
1、觶字的筆順編碼是:3535112251251251112。
2、觶字的部首是角,觶字的結構為:左右結構,觶字筆劃順序是:撇、橫撇/橫鉤、撇、橫折鉤、橫、橫、豎、豎、橫折、橫、豎、橫折、橫、豎、橫折、橫、橫、橫、豎。
3、觶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觶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酉集上】【角】觶·康熙筆畫:19 ·部外筆畫:12。
【觶】基本解釋
古代酒器,青銅制,形似尊而小,或有蓋。盛行于中國商代晚期和西周初期。
【觶】網絡解釋
未檢索到觶字的網絡釋義。
【觶】康熙字典
〔古文〕【唐韻】之義切【集韻】【韻會】【正韻】支義切,
音寘。【說文】鄕飮酒角也。禮曰:一人洗舉觶,受四升。【玉篇】酒觴也。【增韻】實曰觴,虛曰觶。【禮·禮器】尊者舉觶。【註】三升曰觶,觶,適也。飮當自適也。
又【正韻】罰爵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章移切【正韻】支而切,寘平聲。義同。 【說文】或作
觗。
【觶】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四】【角】。
『說文解字』
鄉飲酒角也。《禮》曰:“一人洗,舉觶。”觶受四升。從角單聲。(觶)鄉飮酒觶。鄉當作禮。禮經十七篇用觶者多矣。非獨鄉飮酒也。因下文一人洗舉觶之文見鄉飮酒篇。淺人乃改鄉字。觶鉉本作角。非。當同觚下作爵。從角。單聲。支義切。十六部。按鄭駁異義云。今禮角旁單。然則是今文禮作觶也。單聲而支義切。由古文本作觗。從氏聲。後遞變其形從辰、從單爲聲。而古音終不改也。禮曰。一人洗舉觶。鄉飮酒曰。一人洗升舉觶于賔。鄉射禮曰。一人洗舉觶于賔。禮經言觶多矣。略舉其一耳。觶受四升。異義云。今韓詩一升曰爵。盡也。足也。二升曰觚。觚、寡也。飮當寡少。三升曰觶。觶、適也。飮當自適也。四升曰角。角、觸也。不能自適。觸罪過也。五升曰散。散、訕也。飮不能自節。人所謗訕也。緫名曰爵。其實曰觴。觴者、餉也。觥、廓也。箸明之皃。君子有過。廓然箸明。非所以餉。不得名觴。古周禮說。爵一升。觚三升。獻以爵而酬以觚。一獻而三酬。則一豆矣。食一豆肉。飮一豆酒。中人之食。許愼謹案。周禮云一獻而三酬當一豆。若觚二升。不滿一豆矣。鄭駁之曰。周禮獻以爵而酬以觚。觚、寡也。觶字角旁箸友。汝潁之閒。師讀所作。今禮角旁單。古書或作角旁氏。則與觚字相近。學者多閒觚。寡聞觶。寫此書亂之而作觚耳。又南郡太守馬季長說。一獻而三酬則一豆。豆當爲((觗)禮經觶。此謂古文禮也。鄭駁異義云。今禮角旁單。古書或作角旁氏。然則古文禮作觗。或之云者、改竄之後不畫一也。燕禮。媵觚于公。鄭云。酬之禮皆用觶。言觚者、字之誤也。古者觶字或作角旁氏。由此誤耳。按上文主人北面盥坐取觚洗。注。古文觚皆爲觶。此亦謂古文作觗而誤。
【觶】文言文
暫無觶字的文言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