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怎么讀

              本文為您提供康熙字典中汨字怎么讀,汨字在康熙字典中的基本解釋,汨字的說文解字,汨字相關的文言文,汨字的組詞等。

              汨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汨新華字典汨康熙字典汨中華字典汨國語詞典汨漢語字典

              【汨】怎么讀

              漢字 拼音
              部首 筆畫 7
              五筆 IJG 五行
              繁體 怎么讀 跟我讀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6C68 字形分析 左右結構
              倉頡編碼 ea 鄭碼編碼 vkvv
              四角編碼 36100 筆順編碼 4412511

              【汨】筆順筆畫

              1、汨字的筆順編碼是:4412511。

              2、汨字的部首是氵,汨字的結構為:左右結構,汨字筆劃順序是:點、點、提、豎、橫折、橫、橫。

              3、汨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汨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巳集上】【水】汨·康熙筆畫:8 ·部外筆畫:4。

              【汨】基本解釋

              〔汨羅江〕洞庭湖水系河流之一。在湖南東北部。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投此江殉節。

              【汨】網絡解釋

              汨,水名,~羅。注意與“汩”(gǔ)字的區別,汨為“水+日”,汩為“水+曰”。

              【汨】康熙字典

              〔古文〕淿【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莫狄切,音覓。【說文】長沙汨羅淵,屈原所沉之水。【一統志】汨羅,江名,在湘隂縣北十里。源出豫章,流經湘隂,分二水,一南流曰汨水,一經古羅城曰羅水,至屈潭復合,故曰汨羅。西流入湘。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忽切,音骨。治也。汨作,書亡篇名。【孔安國書序】帝釐下土,方設居方,別生分類,作汨作。【傳】汨,治。作,興也。言治民之功興,故爲汨作之篇。

              又水聲。【木華·海賦】浤浤汨汨。【註】波浪聲也。

              又通也。【周語】決汨九川。【又】汨越九原。【韋昭註】汨,通,越,揚也。

              又亂也。【書·洪範】汨陳其五行。【正義】言五行陳列皆亂也。

              又汨沒也。【避暑錄】今人言汨沒,當是浮沉之意。【杜甫詩】汨沒一朝伸。【韻會】通作淈。

              又【集韻】【韻會】【正韻】胡骨切,音搰。涌波也。【莊子·達生篇】與齊俱入,與汨偕出。【註】司馬曰:汨,涌波也。郭云:回伏而涌出者,汨也。 與汩別。【佩觿集】汨,莫的翻。汨羅江。

              又音骨,沒也。或從曰,非。汨、汩yì。

              【汨】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十一】【水】。

              『說文解字』

              長沙汨羅淵,屈原所沈之水。從水冥省聲。莫狄切〖注〗淿,古文。

              『說文解字注』

              (汨)長沙汨羅淵也。長沙下葢奪羅字。許例郡縣兼書。前志長沙國羅。後志長沙郡羅。應劭曰。楚文王徙羅子自枝江居此。今湖南長沙府湘陰縣縣東北六十里有羅縣城是也。岳州府平江縣縣南。三十里亦有羅城、云古羅子國也。水經注湘水篇曰。湘水、又北。汨水注之。汨水、出豫章艾縣桓山。西南逕吳昌縣北。又西逕羅縣北。謂之羅水。又西逕玉笥山。又西爲屈潭。卽汨羅淵也。屈原懷沙自沈於此。又西逕汨羅戍南。西南注於湘。春秋之羅汭、世謂之汨羅口。按今湘陰縣北七十里汨羅江是也。從水。冥省聲。莫狄切。古音十一部。與十六部合韻。屈平所沈水。小徐本如此。

              【汨】文言文

              暫無汨字的文言文

              【汨】組詞

              汨羅江

              網友正在查“汨”的相關字典

              版權聲明:本文摘錄自新華字典、康熙字典、漢語字典、網絡等多渠道,如有侵權請聯系站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