巘怎么讀

              本文為您提供康熙字典中巘字怎么讀,巘字在康熙字典中的基本解釋,巘字的說文解字,巘字相關的文言文,巘字的組詞等。

              巘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巘新華字典巘康熙字典巘中華字典巘國語詞典巘漢語字典

              【巘】怎么讀

              漢字 拼音 yǎn
              部首 筆畫 23
              五筆 MHAD 五行
              繁體 怎么讀 跟我讀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5DD8 字形分析 左右結構
              倉頡編碼 uybk 鄭碼編碼 llgs
              四角編碼 23784 筆順編碼 25221531512512543121344

              【巘】筆順筆畫

              1、巘字的筆順編碼是:25221531512512543121344。

              2、巘字的部首是山,巘字的結構為:左右結構,巘字筆劃順序是:豎、豎折/豎彎、豎、豎、橫、橫撇/橫鉤、撇、橫、豎彎鉤、橫、豎、橫折、橫、豎、橫折鉤、點、撇、橫、豎、橫、撇、捺、點。

              3、巘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巘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寅集中】【山】巘·康熙筆畫:23 ·部外筆畫:20。

              【巘】基本解釋

              大山上的小山:“陟則在巘。”

              【巘】網絡解釋

              巘是一個生僻字,它的繁體為“巘”(見《現代漢語詞典》)。在《三峽》和《望海潮》中出現過。拼音:yǎn;部首:山。

              【巘】康熙字典

              【廣韻】魚蹇切【集韻】【韻會】【正韻】語蹇切,言上聲。【廣韻】山形如甑。一曰山峰。【張衡·南都賦】坂坻巀嶭而成巘。【沈約·鍾山詩】鬱律搆丹巘。

              又葉魚軒切,音言。【詩·大雅】陟則在巘,復降在原。【謝靈運·山居賦】九泉別?,五谷異巘。葉下軒。 【正字通】六書故省作〈山鬳〉,非。

              【巘】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十二】【瓦】。

              『說文解字』

              甑也。一曰穿也。從瓦鬳聲,讀若言。魚蹇切

              『說文解字注』

              (甗)甑也。一穿。各本作一曰穿也。小徐本在鬳聲之下。今正。按甑空名窐。見穴部。不得云又名甗也。陶人爲甗。實二鬴。厚半寸。脣寸。鄭司農云。甗、無底甑。無底、卽所謂一穿。葢甑七穿而小。甗一穿而大。一穿而大則無底矣。甑下曰甗也、渾言之。此曰甑也一穿、析言之。渾言見甗亦評甑。析言見甑非止一穿。參差互見。使文義相足。此許訓詁之一例也。或曰當依小徐鬳聲之下作一曰甑一穿也六字。山之似甗者曰甗。詩。陟則在甗。傳曰。甗、小山別於大山也。釋名曰。甗、甑也。甑一孔者。甗形孤出處似之也。按此謂似甑體而巳。鬲部曰。鼎大上小下若甑曰鬵。然則甑形大上小下。山名甗者亦爾。俗作巘。非。爾雅。小山別。大山曰鮮。詩皇矣同。字作鮮者、甗之叚借。文選吳都賦作嶰。李注古買反。此因爾雅鮮或作?、又譌作嶰也。從瓦。鬳聲。讀若言。魚蹇切。十四部。

              【巘】文言文

              暫無巘字的文言文

              【巘】組詞

              丹巘
              云巘
              陰巘
              層巘
              迭巘
              林巘
              青巘
              重巘
              峯巘
              峻巘
              梯巘
              崖巘
              瓊巘
              疊巘
              翠巘
              黛巘
              霞巘

              網友正在查“巘”的相關字典

              版權聲明:本文摘錄自新華字典、康熙字典、漢語字典、網絡等多渠道,如有侵權請聯系站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