齾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齾新華字典,齾康熙字典,齾中華字典,齾國語詞典,齾漢語字典。
【齾】怎么讀
漢字 | 齾 | 拼音 | yà |
---|---|---|---|
部首 | 齒 | 筆畫 | 35 |
五筆 | HAGB | 五行 | 無 |
繁體 | 齾 | 怎么讀 | 跟我讀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9F7E | 字形分析 | 上下結構 |
倉頡編碼 | ykymu | 鄭碼編碼 | ihsi |
四角編碼 | 23772 | 筆順編碼 | 21531512512543121344212134341343452 |
齾
【齾】筆順筆畫
1、齾字的筆順編碼是:21531512512543121344212134341343452。
2、齾字的部首是齒,齾字的結構為:上下結構,齾字筆劃順序是:豎、橫、橫撇/橫鉤、撇、橫、豎彎鉤、橫、豎、橫折、橫、豎、橫折鉤、點、撇、橫、豎、橫、撇、捺、點、豎、橫、豎、橫、撇、點、撇、點、橫、撇、點、撇、點、豎折/豎彎、豎。
3、齾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齾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亥集下】【齒】齾·康熙筆畫:35 ·部外筆畫:20。
【齾】基本解釋
1.缺齒。
2.(器物)缺損:“每行凡七十九字,其下多斷齾不存。”
【齾】網絡解釋
齾,拼音:yà,注音:ㄧㄚˋ,基本字義:1. 缺齒。2. (器物)缺損:“每行凡七十九字,其下多斷~不存。”3.挫損。又音:è,注音:ㄜˋ,基本字義: 野獸吃剩的東西。
【齾】康熙字典
【唐韻】五鎋切【集韻】牛轄切,音聐。【說文】缺齒也。
又【廣韻】獸食之餘曰齾。【釋名】獸曰齧。齧,齾也。所臨則禿齾也。
又【廣韻】器缺也。
又【廣韻】五割切【集韻】牙葛切【正韻】牙八切,音櫱。義同。
【齾】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二】【齒】。
『說文解字』
缺齒也。從齒獻聲。五鎋切
『說文解字注』
(齾)缺齒也。引伸凡缺皆曰?。左傳曰。兩軍之士皆未慭也。杜曰。憖、缺也。釋文。憖魚覲反。又魚轄反。按憖得有魚轄反者、正因本或作?。陸氏失於不分別言之耳。正義曰。憖者缺之皃。今人猶謂缺爲憖。所據本必作?。故如此云。下文葢有一本作憖之語。亦爲淺人刪之矣。從齒。獻聲。五轄切。十五部。獻聲在十四部。合音也。
【齾】文言文
暫無齾字的文言文
【齾】組詞
齾丑
齾齹
齾翰
齾齾
闕齾
齾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