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拖新華字典,拖康熙字典,拖中華字典,拖國語詞典,拖漢語字典。
【拖】怎么讀
漢字 | 拖 | 拼音 | tuō |
---|---|---|---|
部首 | 扌 | 筆畫 | 8 |
五筆 | RTBN | 五行 | 火 |
繁體 | 拖 | 怎么讀 | 跟我讀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62D6 | 字形分析 | 左右結構 |
倉頡編碼 | qopd | 鄭碼編碼 | dmyi |
四角編碼 | 58012 | 筆順編碼 | 12131525 |
【拖】筆順筆畫
1、拖字的筆順編碼是:12131525。
2、拖字的部首是扌,拖字的結構為:左右結構,拖字筆劃順序是:橫、豎鉤、提、撇、橫、橫折鉤、豎、豎彎鉤。
3、拖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拖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卯集中】【手】拖·康熙筆畫:9 ·部外筆畫:5。
【拖】基本解釋
1.拉著物體使挨著地面或另一物體的表面移動:拖船。拖地板。火車頭拖著十二個車皮。
2.在身體后面耷拉著:拖著辮子。拖著個尾巴。
3.拖延;延續:拖時間。這件工作拖得太久了。聲音拖得很長。
4.牽制;牽累:拖累。拖住敵人。
5.姓。
【拖】網絡解釋
拖,tuo,本作“拕”,,拉出(扌)一條蛇(它)的意思,左形,右聲。本義:曳引。拖即托子,或托泥,民間工匠俗稱“拖”。家具的腿足不著地,另有木框在下承托,此木框叫“托泥”。托泥還常置有小足,真正著地的是小足而不一定是木框。拖字的釋義為牽引,拉,拽,也同“拕”,左形,右聲。本義:曳引,出自于《淮南子·齊俗》 ”縱體拖發”。
【拖】康熙字典
同拕。【班固·西都賦】挾師豹,拖熊螭。【註】拖,曳也。讀平聲。
又【禮·少儀】僕者負良綏,申之面,拖諸幦。【疏】拖,猶擲也。亦引也。綏申於面前而引之,可置車幦上也。【論語】加朝服拖紳。【司馬相如·上林賦】宛虹拖於楯軒。【註】拖謂申加於上也。讀上聲或去聲。
又【廣韻】【集韻】吐邏切。牽車也。
【拖】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十二】【手】。
『說文解字』
曳也。從手它聲。託何切
『說文解字注』
(拕)曳也。申部曰。束縛捽抴爲臾。又曰。曳者、臾曳也。然則曳之義略同抴。一說曳本作抴。後人避諱改之。南越傳。拕舟而入水。論語。加朝服扡紳。易。終朝三褫之。鄭本作拕。叚拕爲褫也。高誘注淮南遇盜拕其衣云。拕、奪也。從手。它聲。託何切。十七部。廣韻又徒可切。
【拖】文言文
暫無拖字的文言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