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午新華字典,午康熙字典,午中華字典,午國語詞典,午漢語字典。
【午】怎么讀
漢字 | 午 | 拼音 | wǔ |
---|---|---|---|
部首 | 十 | 筆畫 | 4 |
五筆 | TFJ | 五行 | 火 |
繁體 | 午 | 怎么讀 | 跟我讀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5348 | 字形分析 | 單一結構 |
倉頡編碼 | oj | 鄭碼編碼 | maed |
四角編碼 | 80400 | 筆順編碼 | 3112 |
【午】筆順筆畫
1、午字的筆順編碼是:3112。
2、午字的部首是十,午字的結構為:單一結構,午字筆劃順序是:撇、橫、橫、豎。
3、午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午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子集下】【十】午·康熙筆畫:4 ·部外筆畫:2。
【午】基本解釋
1.地支的第七位。
2.午時,舊式記時法,相當于十一點到十三點。
3.日中的時候(十二點)。
【午】網絡解釋
午(wǔ),基本字義:1、地支的第七位,屬馬。2、用于計時:午時(白天十一點到一點)。午間。午飯。午睡。午休。午夜(半夜、子夜)。3、古同“忤”、“迕”,逆,背。
【午】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疑古切,音五?!菊f文】牾也。五月隂氣午逆陽,冒地而出也。【徐曰】五月陽極隂生。仵者,正衝之也。
又辰名?!緺栄拧め屘臁刻珰q在午曰敦牂?!净茨献印r則訓】斗五月指午。
又【廣韻】交也。【韻會】一縱一橫曰旁午,猶言交橫也?!緝x禮·特牲饋食】心舌皆去,本末午割之?!驹]】縱橫割也。【禮·內則】男角女羈?!驹]】午達曰羈?!臼琛慷瘸叨?,令女剪髮,留其頂上,縱橫各一,相通達也?!厩皾h·霍光傳】使者旁午?!驹]】旁午,分布也。
又舛午,違背也。見【前漢·劉向傳】。
又【前漢·劉向傳】水旱飢蝝,蠭午起?!驹]】猶雜沓也。
又【段成式詩】良人爲漬木瓜水,遮卻紅腮交午痕。
又【韻會】馬屬午。晉姓司馬,因攺司馬官爲典午。
【午】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十四】【午】。
『說文解字』
啎也。五月,陰氣午逆陽。冒地而出。此予矢同意。凡午之屬皆從午。疑古切
『說文解字注』
(午)啎也。啎者、屰也。五月侌氣啎屰昜。冒地而出也。啎屰各本作午逆。今正。律書曰。午者、陰陽交。故曰午。律曆志曰。咢布於午。天文訓曰。午、仵也。陰氣從下上。與陽相仵逆也。廣雅釋言。午、仵也。按仵卽啎字。四月純陽。五月一陰屰陽。冒地而出。故製字以象其形。古者橫直交互謂之午。義之引申也。儀禮度而午。注云。一縱一橫曰午。象形。各本無此二字。今補。此與矢同意。矢之首與午相似。皆象貫之而出也。疑古切。五部。凡午之屬皆從午。
【午】文言文
①地支的第七位,如“甲午海戰”。
②十二時辰之一,相當于上午十一時至下午一時?!读銈鳌罚骸?span id="b3vrtd9" class="page_speeder_981019811">午戰于彼,未還于此?!?/p>
③中午;正午?!度龒{》:“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p>
④縱橫相交。《儀禮?特牲饋食禮》:“肵俎心舌皆去本末,午割之?!?/p>
【午道】縱橫交錯的道路。
【午日】即端午日,農歷五月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