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拉新華字典,拉康熙字典,拉中華字典,拉國語詞典,拉漢語字典。
【拉】怎么讀
漢字 | 拉 | 拼音 | lā、lá、lǎ、là |
---|---|---|---|
部首 | 扌 | 筆畫 | 8 |
五筆 | RUG | 五行 | 火 |
繁體 | 拉 | 怎么讀 | 跟我讀跟我讀跟我讀跟我讀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62C9 | 字形分析 | 左右結構 |
倉頡編碼 | qyt | 鄭碼編碼 | dsu |
四角編碼 | 50018 | 筆順編碼 | 12141431 |
【拉】筆順筆畫
1、拉字的筆順編碼是:12141431。
2、拉字的部首是扌,拉字的結構為:左右結構,拉字筆劃順序是:橫、豎鉤、提、點、橫、點、撇、橫。
3、拉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拉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卯集中】【手】拉·康熙筆畫:9 ·部外筆畫:5。
【拉】基本解釋
1.用力使朝自己所在的方向或跟著自己移動:拉鋸。拉纖。把車拉過來。
2.用車載運:平板車能拉貨,也能拉人。
3.帶領轉移(多用于隊伍):把二連拉到河那邊去。
4.牽引樂器的某一部分使樂器發出聲音:拉胡琴。拉手風琴。
5.拖長;使延長:拉長聲音說話。快跟上,不要拉開距離!
6.拖欠:拉虧空。拉下不少賬。
7.撫養:他母親很不容易地把他拉大。
8.幫助:人家有困難,咱們應該拉他一把。
9.牽累;拉扯:自己做的事,為什么要拉上別人?
10.閑談:拉話。拉家常。
11.排泄(大便):拉屎。拉肚子。
刀刃與物件接觸,由一端向另一端移動,使物件破裂或斷開;割:把皮子拉開。手上拉了個口子。“剌”
見〖半拉〗、
同“落”(là)。
【拉】網絡解釋
lā1. 牽,扯,拽:~車。~網。~下馬(喻使某人下臺)。2. 用車載運:~貨。3. 使延長:~延。~伸。4. 排泄糞便:~屎。5. 聯絡:~攏。~幫結伙。6. 摧折:摧枯~朽。7. 帶領轉移:把部隊~出去。8. 牽引樂器的某一部分使樂器發出聲音:~小提琴。9. 撫養子女:~扯。10. 幫助:他有困難,~他一把。lá1. 割,用刀把東西切開一道縫或切斷:手上~了一個口子。2. 閑談:~話。~家常。
【拉】康熙字典
【唐韻】盧合切【集韻】【韻會】【正韻】落合切,音菈。讀與臘近。【說文】摧也。【廣韻】折也,敗也。【史記·齊世家】襄公使彭生拉殺魯桓公。【前漢·鄒陽傳】范睢拉脅折齒於魏。
又【揚雄·校獵賦】猋拉雷厲。【註】拉,風聲也。
又【正韻】招也,諺言邀人同行曰拉。【集韻】搚拹?摺同。
【拉】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十二】【手】。
『說文解字』
摧也。從手立聲。盧合切
『說文解字注』
(拉)摧也。公羊傳。拹榦而殺之。何曰。拹、折聲也。按拹亦作拉。此上文摧一曰折也之義。從手。立聲。盧合切。七部。
【拉】文言文
①摧折;扳斷。鄒陽《獄中上梁王書》:“范雎拉脅折齒于魏。”成語有“摧枯拉朽”。
②牽挽;招引。《湖心亭看雪》:“拉余同飲。”
③《口技》:“中間力拉崩倒之聲。”
【拉答】遲鈍;不靈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