抭怎么讀

              本文為您提供康熙字典中抭字怎么讀,抭字在康熙字典中的基本解釋,抭字的說文解字,抭字相關的文言文,抭字的組詞等。

              抭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抭新華字典抭康熙字典抭中華字典抭國語詞典抭漢語字典

              【抭】怎么讀

              漢字 拼音 yǎo、tāo
              部首 筆畫 8
              五筆 RPMN 五行
              繁體 怎么讀 跟我讀跟我讀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62AD 字形分析 左右結構
              倉頡編碼 qjhn 鄭碼編碼 dwqd
              四角編碼 53017 筆順編碼 12144535

              【抭】筆順筆畫

              1、抭字的筆順編碼是:12144535。

              2、抭字的部首是扌,抭字的結構為:左右結構,抭字筆劃順序是:橫、豎鉤、提、點、點、橫撇/橫鉤、撇、橫折彎鉤/橫斜鉤。

              3、抭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抭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卯集中】【手】抭·康熙筆畫:9 ·部外筆畫:5。

              【抭】基本解釋

              讀音:[ yǎo ]釋義

              古同“舀”,舀取。

              讀音:[ tāo ]釋義

              舀具。

              【抭】網絡解釋

              抭,多音字。

              【抭】康熙字典

              【唐韻】以沼切【集韻】以紹切,腰上聲。字重文。【說文】或從手從宂。抒臼也。

              又【廣韻】以周切【集韻】【韻會】夷周切,音由。【周禮·地官·舂人】女舂抭二人。【註】女奴能舂與抭者。【詩·大雅】或舂或抭。【王應麟·詩攷】或舂或抭董氏引韓詩。◎按今詩作揄。

              又【集韻】容朱切,音兪。弋切,音燿。義同。

              又他刀切,音叨。抒物之器。與挑同。 【說文】或從臼作。【集韻】又作。別詳臼部字註。〇按《說文》篆形註語甚明,諸書惟廣韻之篠韻收抭,他俱譌作抌。字彙沿譌,《正字通》辨之,又舍抭從擾,均與《說文》不合,今考正。互詳揄字註。

              【抭】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注』

              舀或從手宂。從手宂聲也。宂今音在九部。古音當在三部。周禮舂人。奄二人。女舂抭二人。奚五人。鄭曰。抭、抒臼也。引詩或舂或抭。禮有司徹篇。執挑匕柄以挹湆注於疏匕。鄭云。挑讀如或舂或抭之抭。按鄭君注禮。多用韓詩。然則韓詩作抭。卽舀也。

              【抭】文言文

              暫無抭字的文言文

              【抭】組詞

              暫無抭組詞的詞語

              網友正在查“抭”的相關字典

              版權聲明:本文摘錄自新華字典、康熙字典、漢語字典、網絡等多渠道,如有侵權請聯系站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