苴怎么讀

              本文為您提供康熙字典中苴字怎么讀,苴字在康熙字典中的基本解釋,苴字的說文解字,苴字相關(guān)的文言文,苴字的組詞等。

              苴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xiàn)通表標(biāo)準(zhǔn)字體 ,相關(guān)內(nèi)容:苴新華字典苴康熙字典苴中華字典苴國語詞典苴漢語字典

              【苴】怎么讀

              漢字 拼音 jū、chá
              部首 筆畫 8
              五筆 AEGF 五行
              繁體 怎么讀 跟我讀跟我讀
              統(tǒng)一編碼 基本區(qū) U+82F4 字形分析 上下結(jié)構(gòu)
              倉頡編碼 tbm 鄭碼編碼 elc
              四角編碼 44102 筆順編碼 12225111

              【苴】筆順筆畫

              1、苴字的筆順編碼是:12225111。

              2、苴字的部首是艸,苴字的結(jié)構(gòu)為:上下結(jié)構(gòu),苴字筆劃順序是:橫、豎、豎、豎、橫折、橫、橫、橫。

              3、苴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苴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申集上】【艸】苴·康熙筆畫:11 ·部外筆畫:5。

              【苴】基本解釋

              讀音:[ jū ]釋義

              1.大麻的雌珠,開花后能結(jié)果實(shí)。

              2.鞋里墊的草。

              讀音:[ chá ]釋義

              浮草,枯草:“如彼棲苴”。

              【苴】網(wǎng)絡(luò)解釋

              苴,漢字。音jū時(shí)為名詞,腐草,苴麻。音chá時(shí)為東周古國名。

              【苴】康熙字典

              【集韻】千余切,音蛆。【玉篇】麻也。【詩·豳風(fēng)】九月叔苴。【傳】苴,麻子也。【莊子·讓王篇】顏闔守陋閭,苴布之衣,而自飯牛。【註】苴,有子麻也。

              又【禮·喪服小記】苴,杖竹也。【註】苴者,黯也,心如斬斫,貌若蒼苴,所以縗裳、絰杖,俱備苴色。【儀禮·喪服傳】斬衰裳,苴絰、杖、絞帶。【疏】以一苴目此三事,謂苴麻爲(wèi)首絰、要絰,又以苴竹爲(wèi)杖,苴麻爲(wèi)絞帶。

              又【廣韻】子余切,音沮。履中草。

              又【禮·曲禮】凡以弓劍、苞苴、簞笥問人者。【註】苴,藉也。【管子·霸言篇】上夾而下苴。【註】苴,包裹也。

              又木名。【山海經(jīng)】服山,其木多苴。

              又【司馬相如·子虛賦】諸柘巴苴。【註】巴苴,草名。

              又地名。【史記·索隱註】狄苴,在渤海。

              又姓。【前漢·貨殖傳】有平陵苴氏。

              又鋤加切,音槎。水中浮草也。【詩·大雅】如彼棲苴。【疏】苴是草木之枯槁者,故在樹未落及已落爲(wèi)水漂皆稱苴也。【楚辭·悲回風(fēng)】草苴比而不芳。【註】枯曰苴。

              又【正韻】宗蘇切,音租。茅藉祭也。【前漢·郊祀志】掃地而祠,席用苴稭。【註】讀如租。

              又【類篇】徐嗟切,音斜。苴咩城,在雲(yún)南。

              又【集韻】側(cè)下切,音鮓。【莊子·讓王篇】其土苴以治天下。【註】土苴,和糞草。【韓愈文】補(bǔ)苴罅漏。

              又【正韻】將豫切,音怚。【前漢·終軍傳】苴白茅于江、淮。【註】苴,于豫切。

              又讀作巴。【史記·張儀傳】苴蜀相攻擊。【索隱註】苴,音巴。

              又讀苞。【後漢·徐廣傳註】譙周曰:益州天苴,讀爲(wèi)苞黎之苞。

              又【五音集韻】子與切,音咀。【羣經(jīng)音辨】亦音咀。

              又【正韻】才野切,音灺。幔也。

              又伺也。

              【苴】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一】【艸】。

              『說文解字』

              履中艸。從艸且聲。子余切

              『說文解字注』

              (苴)履中艸。賈誼傳。冠雖敝。不以苴履。引伸爲(wèi)苞苴。從艸。且聲。且、薦也。此形聲包?意。子余切。五部。

              【苴】文言文

              ①麻的子。《詩經(jīng)?豳風(fēng)?七月》:“九月叔。”

              【又】結(jié)子的麻。《莊子?讓王》:“布之衣。”

              ②枯草。《九章?悲回風(fēng)》:“草比而不勞。”

              ③用草做成的鞋墊。賈宜《治安策》:“冠雖敝,不以履。”

              ④包裹。《三國志?魏書?武帝紀(jì)》:“封君為魏公,錫君玄土,以白茅。”

              【苴】組詞

              苴麻

              網(wǎng)友正在查“苴”的相關(guān)字典

              版權(quán)聲明:本文摘錄自新華字典、康熙字典、漢語字典、網(wǎng)絡(luò)等多渠道,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站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