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xiàn)通表標(biāo)準(zhǔn)字體 ,相關(guān)內(nèi)容:苕新華字典,苕康熙字典,苕中華字典,苕國(guó)語詞典,苕漢語字典。
【苕】怎么讀
漢字 | 苕 | 拼音 | tiáo、sháo |
---|---|---|---|
部首 | 艸 | 筆畫 | 8 |
五筆 | AVKF | 五行 | 木 |
繁體 | 苕 | 怎么讀 | 跟我讀跟我讀 |
統(tǒng)一編碼 | 基本區(qū) U+82D5 | 字形分析 | 上中下結(jié)構(gòu) |
倉頡編碼 | tshr | 鄭碼編碼 | eyj |
四角編碼 | 44602 | 筆順編碼 | 12253251 |
【苕】筆順筆畫
1、苕字的筆順編碼是:12253251。
2、苕字的部首是艸,苕字的結(jié)構(gòu)為:上中下結(jié)構(gòu),苕字筆劃順序是:橫、豎、豎、橫折鉤、撇、豎、橫折、橫。
3、苕的筆畫動(dòng)圖順序如下:
4、苕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申集上】【艸】苕·康熙筆畫:11 ·部外筆畫:5。
【苕】基本解釋
1.古書上指凌霄花,也叫紫葳。落葉藤本植物。開紅花。
2.苕子,也叫野豌豆。一年生草本植物。花紫色,可作綠肥。
3.指葦子的花。
〈方〉紅苕,甘薯。
【苕】網(wǎng)絡(luò)解釋
字形字義苕 tiáo (方言另有讀音sháo) 形聲。字從艸,從召,召亦聲。“召”意為“先導(dǎo)”。“艸”與“召”聯(lián)合起來表示“先導(dǎo)艸”。本義:草。新春最先萌芽冒頭的植物。特指:1.凌霄花,又名紫葳。2.苕菜。又名翹搖。即紫云英。3.蘆葦?shù)幕ㄋ搿?.水名。苕溪的簡(jiǎn)稱。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qū),分為東、西苕溪。東苕溪流經(jīng)2007年11月宣布發(fā)現(xiàn)的“良渚古城”西北。說明:“苕”、“草”同義。“草”字從艸從早,意為“新春一早萌芽冒頭的植物”。一種食物,屬瓜果類,民間多指紅薯,生吃,蒸,炒,炸,都十分美味。也多用來形容人傻,笨。苕,艸也。從艸,召聲。——《說文》
【苕】康熙字典
【唐韻】徒聊切【集韻】【正韻】田聊切,音迢。【詩·陳風(fēng)】邛有旨苕。【疏】苕苕,饒也。幽州人謂之翹,夏生,莖如勞豆而細(xì),葉似蒺藜而靑,其莖綠色,可生食,如小豆藿。
又【詩·小雅】《苕之華》蕓其黃矣。【註】陵苕,一名?尾,生下濕水中,七八月中花紫,似今紫草花,可染皁,煑以沐髮卽黑。
又【爾雅·釋草】連,異翹。【註】一名連苕。
又水名。【山海經(jīng)】龍首之山,苕水出焉。
又苕苕,高貌。【水經(jīng)注】虎牢臨河,苕苕孤上。【張衡·西京賦】壯亭亭以苕苕。
又《詩·苕之華》,徐邈讀作時(shí)饒切,同軺。
【苕】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一】【艸】。
『說文解字』
艸也。從艸召聲。徒聊切
『說文解字注』
(苕)艸也。詩苕之華。從艸。召聲。徒聊切。二部。籒文作?。
【苕】文言文
①一種草。即紫葳,也叫凌霄花。《詩經(jīng)?陳風(fēng)?防有鵲巢》:“邛有旨苕。”
②蘆葦?shù)幕ㄖ厮搿!盾髯?勸學(xué)》:“系之葦苕,風(fēng)至苕折。”
【苕苕】通“迢迢”,遙遠(yuǎn)的樣子。通“岧岧”,高的樣子。
評(píng)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