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仁新華字典,仁康熙字典,仁中華字典,仁國語詞典,仁漢語字典。
【仁】怎么讀
漢字 | 仁 | 拼音 | rén |
---|---|---|---|
部首 | 亻 | 筆畫 | 4 |
五筆 | WFG | 五行 | 金 |
繁體 | 仁 | 怎么讀 | 跟我讀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4EC1 | 字形分析 | 左右結構 |
倉頡編碼 | omm | 鄭碼編碼 | nbd |
四角編碼 | 21210 | 筆順編碼 | 3211 |
【仁】筆順筆畫
1、仁字的筆順編碼是:3211。
2、仁字的部首是亻,仁字的結構為:左右結構,仁字筆劃順序是:撇、豎、橫、橫。
3、仁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仁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子集中】【人】仁·康熙筆畫:4 ·部外筆畫:2。
【仁】基本解釋
1.仁愛:仁心。仁政。仁至義盡。
2.敬辭,用于對對方的尊稱:仁兄。仁弟。仁伯。
3.姓。
4.果核或果殼最里頭較柔軟的部分,大多可以吃:杏仁兒。核桃仁兒。花生仁兒。蝦仁兒。
【仁】網絡解釋
未檢索到仁字的網絡釋義。
【仁】康熙字典
〔古文〕忎【唐韻】如鄰切【集韻】【韻會】【正韻】而鄰切,
音人。【釋名】忍也。【易·乾卦】君子體仁,足以長人。【禮·禮運】仁者,義之本也,順之體也。得之者尊。【程顥曰】心如穀種。生之性,便是仁。
又【方書】手足痿爲不仁。後漢班超妹昭,以兄老西域,請命超還漢土,上書云:兄年七十,兩手不仁。
又果核中實有生氣者亦曰仁。
又姓。
又【韻補】葉如延切,音然。【歐陽修·送吳子京南歸詩】我笑謂吳生,爾其聽我言。顏回不貳過,後世稱其仁。 【六書正譌】元,從二從人。仁則從人從二。在天爲元,在人爲仁。人所以靈於萬物者,仁也。
【仁】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八】【人】。
『說文解字』
親也。從人從二。忎,古文仁從千心。(仁)親也。見部曰。親者、密至也。從人二。?意。中庸曰。仁者、人也。注。人也讀如相人偶之人。以人意相存問之言。大射儀。揖以耦。注。言以者、耦之事成於此意相人耦也。聘禮。每曲揖。注。以相人耦爲敬也。公食大夫禮。賓入三揖。注。相人耦。詩匪風箋云。人偶能烹魚者。人偶能輔周道治民者。正義曰。人偶者、謂以人意尊偶之也。論語注。人偶同位人偶之辭。禮注云。人偶相與爲禮儀皆同也。按人耦猶言爾我親密之詞。獨則無耦。耦則相親。故其字從人二。孟子曰。仁也者、人也。謂能行仁恩者人也。又曰。仁、人心也。謂仁乃是人之所以爲心也。與中庸語意皆不同。如鄰切。十二部。
(忎)古文仁。從千心作。從心。千聲也。
()古文仁。或從尸。按古文夷亦如此。
【仁】文言文
①仁愛;仁慈。《論語》:“仁以為己住,不亦重乎?”
②仁道;仁政。儒家主張的道德觀念和政治措施。《齊桓晉文之事》:“今王發政施仁。”
③果仁;果核中受外殼保護的部分。《顏氏家訓?養生》:“鄴中朝士有單服杏仁枸杞黃精木車前,得益者甚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