抦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xiàn)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抦新華字典,抦康熙字典,抦中華字典,抦國語詞典,抦漢語字典。
【抦】怎么讀
漢字 | 抦 | 拼音 | bǐng |
---|---|---|---|
部首 | 扌 | 筆畫 | 8 |
五筆 | RGMW | 五行 | 無 |
繁體 | 抦 | 怎么讀 | 跟我讀 |
統(tǒng)一編碼 | 基本區(qū) U+62A6 | 字形分析 | 左右結構 |
倉頡編碼 | qmob | 鄭碼編碼 | dalo |
四角編碼 | 51027 | 筆順編碼 | 12112534 |
抦
【抦】筆順筆畫
1、抦字的筆順編碼是:12112534。
2、抦字的部首是扌,抦字的結構為:左右結構,抦字筆劃順序是:橫、豎鉤、提、橫、豎、橫折鉤、撇、點。
3、抦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抦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卯集中】【手】抦·康熙筆畫:9 ·部外筆畫:5。
【抦】基本解釋
同“秉”。
【抦】網(wǎng)絡解釋
抦,古同“秉”,持,拿著。
【抦】康熙字典
【集韻】【韻會】【正韻】補永切,音丙。持也。與秉通。或作柄。亦作?。
【抦】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三】【又】。
『說文解字』
禾束也。從又持禾。兵永切
『說文解字注』
(秉)禾束也。小雅。彼有遺秉。毛云。秉、把也。聘禮記四秉曰筥注。此秉謂刈禾盈手之秉也。左傳。或取一秉稈焉。按經(jīng)傳假秉爲柄字。從又持禾。兵永切。古音在十部。
【抦】文言文
暫無抦字的文言文
【抦】組詞
暫無抦組詞的詞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