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xiàn)通表標(biāo)準(zhǔn)字體 ,相關(guān)內(nèi)容:苦新華字典,苦康熙字典,苦中華字典,苦國語詞典,苦漢語字典。
【苦】怎么讀
漢字 | 苦 | 拼音 | kǔ |
---|---|---|---|
部首 | 艸 | 筆畫 | 8 |
五筆 | ADF | 五行 | 木 |
繁體 | 苦 | 怎么讀 | 跟我讀 |
統(tǒng)一編碼 | 基本區(qū) U+82E6 | 字形分析 | 上下結(jié)構(gòu) |
倉頡編碼 | tjr | 鄭碼編碼 | eej |
四角編碼 | 44604 | 筆順編碼 | 12212251 |
【苦】筆順筆畫
1、苦字的筆順編碼是:12212251。
2、苦字的部首是艸,苦字的結(jié)構(gòu)為:上下結(jié)構(gòu),苦字筆劃順序是:橫、豎、豎、橫、豎、豎、橫折、橫。
3、苦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苦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申集上】【艸】苦·康熙筆畫:11 ·部外筆畫:5。
【苦】基本解釋
1.像膽汁或黃連的味道(跟“甘、甜”相對):苦膽。這藥苦極了。
2.難受;痛苦:苦笑。艱苦。愁眉苦臉。苦日子過去了。苦盡甘來。
3.使痛苦;使難受:一家五口都仗著他養(yǎng)活,可苦了他了。
4.苦于:苦旱。苦夏。
5.有耐心地;盡力地:苦勸。苦干。苦思。勤學(xué)苦練。
6.除去得太多;損耗太過:指甲剪得太苦了。這雙鞋穿得太苦了,不能修理了。
7.姓。
【苦】網(wǎng)絡(luò)解釋
苦,形聲。從艸,古聲。本義:苦菜。基本釋義:1、五味之一,與甜和甘相對,像膽汁或黃連的滋味;2、感覺難受的;3、為某種事所苦;4、有耐心地,盡力地;5、使受苦。
【苦】康熙字典
【唐韻】康土切【集韻】【韻會】孔五切,音?。【說文】大苦,苓也。【詩·唐風(fēng)】采苦采苦,首陽之下。【傳】苦,苦菜也。陸璣云:生田及山澤中,得霜甜脃而美。【謝靈運(yùn)·山居賦】二箭殊葉,四苦齊味。【自註】四苦:靑苦、白苦、紫苦、黃苦。
又味也。【書·洪範(fàn)】炎上作苦。【詩·邶風(fēng)】誰謂荼苦,其甘如薺。
又【集韻】勤也。【孟子】必先苦其心志。
又患也。【前漢·賈誼傳】非徒病腫,又苦盭。
又【類篇】急也。
又【博雅】悵也。
又【揚(yáng)子·方言】快也。楚曰苦,秦曰了。【郭璞曰】苦而爲(wèi)快,猶以臭爲(wèi)香,治爲(wèi)亂,反覆用之也。
又去聲。【正韻】苦故切,音庫。困也。【西溪叢語】今人不善乗船謂之苦船,北人謂之苦車。
又姓。大夫苦成,見《國語》。
又【通志·氏族略】漢有會稽太守苦灼。
又果五切,音古。惡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辨其苦良。【註】謂分別縑白之麤細(xì)。【齊語】辨其功苦。【註】功,牢也。苦,脃也。【史記·五帝紀(jì)】河濵器皆不苦窳。【註】苦,麤也。
又音怙。地名。【史記·老莊列傳】老子者,楚苦縣厲鄕曲仁里人也。◎按苦良,苦窳,功苦之苦,或作楛,或作沽,亦通盬,義同。《直音》作苦。苦字從艸作。
【苦】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一】【艸】。
『說文解字』
大苦,苓也。從艸古聲。康杜切
『說文解字注』
(苦)大苦、逗。苓也。見邶風(fēng)、唐風(fēng)毛傳。釋艸苓作蘦。孫炎注云。今甘艸也。按說文苷字解云甘艸矣。倘甘艸又名大苦、又名苓。則何以不類列而割分異處乎。且此云大苦、苓也。中隔百數(shù)十字又出蘦篆云大苦也。此苓必改爲(wèi)蘦而後畫一。卽畫一之。又何以不類列也。攷周時音韻。凡令聲皆在十二部。今之眞臻先也。凡霝聲皆在十一部。今之庚耕淸靑也。兮、苓與榛人韻。采苓、苓與顚韻。倘改作蘦則爲(wèi)合音而非本韻。然則釋艸作蘦、不若毛詩爲(wèi)善。許君
非於苦下襲毛詩。於蘦下襲爾雅。劃分兩處。前後不相顧也。後文蘦篆必淺人據(jù)爾雅妄增。而此大苦苓也固不誤。然則大苦卽卷耳與。曰非也。毛傳、爾雅皆云卷耳、苓耳。說文苓篆下必當(dāng)云苓耳、卷耳也。今本必淺人刪其苓耳字。卷耳自名苓耳。非名苓。凡合二字爲(wèi)名者、不可刪其一字以同於他物。如單云蘭非芄蘭、單云葵非鳧葵是也。此大苦
非苓耳。而苦篆苓篆不類廁、又其證也。然則大苦何物。曰沈括筆談云。爾雅蘦大苦注云。蔓延生。葉似荷靑。莖赤。此乃黃藥也。其味極苦。謂之大苦。郭云甘草。非也。甘草枝葉全不同。苦爲(wèi)五味之一。引伸爲(wèi)勞苦。從艸。古聲。康杜切。五部。
【苦】文言文
①(味道)苦;甘、甜的反面。《苦齋記》:“味苦而微辛。”
②勞苦;辛勞。《齊桓晉文之事》:“樂歲終身苦,兇年不免于死亡。”
【又】辛勞艱苦的事。《班超告老歸國》:“故超萬里歸誠,自陳苦急。”
③艱苦;困苦。《兵車行》:“況復(fù)秦兵而苦戰(zhàn),被驅(qū)不異犬與雞。”
④痛苦;悲苦。《石壕吏》:“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⑤苦于;被……所苦。《陳涉世家》:“天下苦秦久矣。”
⑥愁苦;憂愁。《愚公移山》:“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⑦竭力;盡力。《譚嗣同》:“日本志士數(shù)輩苦勸君東游,君不聽。”
【苦手】痛打。
【苦言】逆耳之言。
【苦雨】久下成災(zāi)之雨。
【苦主】被害人的家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