斤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斤新華字典,斤康熙字典,斤中華字典,斤國語詞典,斤漢語字典。
【斤】怎么讀
漢字 | 斤 | 拼音 | jīn |
---|---|---|---|
部首 | 斤 | 筆畫 | 4 |
五筆 | RTTH | 五行 | 木 |
繁體 | 斤 | 怎么讀 | 跟我讀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65A4 | 字形分析 | 單一結構 |
倉頡編碼 | hml | 鄭碼編碼 | pd |
四角編碼 | 72221 | 筆順編碼 | 3312 |
【斤】筆順筆畫
1、斤字的筆順編碼是:3312。
2、斤字的部首是斤,斤字的結構為:單一結構,斤字筆劃順序是:撇、撇、橫、豎。
3、斤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斤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卯集下】【斤】斤·康熙筆畫:4 ·部外筆畫:0。
【斤】基本解釋
1.市制質量單位。10兩為1斤,100斤為1擔。1斤原為16兩,后改為10兩,合500克。
2.古時砍伐樹木的工具。
【斤】網絡解釋
斤,jin,(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橫刃,下為曲柄,象斧斤形。本義:斧子一類的工具。(2) 同本義 [axe]。一般用以砍木,與斧相似,比斧小而刃橫今,斫木斧也。——《說文》。段注:“凡斫物者皆曰斧,斫木之斧,則謂之斤。”于是乎丌釿鋸制焉。以釿為之。——《莊子·在宥》皆執利兵,無者執斤。——《左傳·哀公二十五年》不夭斤斧。——《莊子·逍遙游》以斧斤考擊而求之。——宋· 蘇軾《石鐘山記》(3) 又如:斤斧(斧頭);斤墨(斧頭與墨斗);斤鑿(斧頭與鑿子)(4) 古代一種似鋤但比鋤小的農具 [small hoe]惡金以鑄鋤、夷、斤…——《國語》
【斤】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舉欣切,音筋。【說文】斫木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宋之斤。【正字通】以鐵爲之,曲木爲柄,剞劂之總稱。【集韻】或作釿。
又【集韻】一曰權輕重之器。【前漢·律歷志】斤者,明也。三百八十四銖。易二篇之爻,隂陽變動之象,十六兩成斤者,四時乗四方之象也。【小爾雅】二鍰四兩謂之斤。【註】六兩爲鍰。
又姓。【廣韻】斤氏,後改爲艾氏。奇斤氏,後改爲奇氏。
又【廣韻】【集韻】【韻會】居焮切,音靳。【爾雅·釋訓】明明斤斤,察也。【詩·周頌】斤斤其明。【傳】斤斤,明察也。
又【集韻】許斤切,音欣。斤斤,仁也。
【斤】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十四】【斤】。
『說文解字』
斫木也。象形。凡斤之屬皆從斤。舉欣切
『說文解字注』
(斤)斫木斧也。此依小徐本。凡用斫物者皆曰斧。斫木之斧、則謂之斤。象形。橫者象斧頭。直者象柄。其下象所斫木。舉欣切。十三部。凡斤之屬皆從斤。按此篆象形之下當有一曰十六兩也六字。乃與金部銖鈞、?部兩、禾部?、合成五權。十黍爲絫、附見於絫下。斗二曰觳、附見於鬲下。說文之例正如此。班固說五權曰。斤、明也。卽爾雅、毛傳之斤斤、察也。
【斤】文言文
①斧子;斧頭。《寡人之于國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
②重量單位,舊時以十六兩為一斤。《東方朔》:“復賜酒一石,肉百斤,歸遺細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