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非新華字典,非康熙字典,非中華字典,非國語詞典,非漢語字典。
【非】怎么讀
漢字 | 非 | 拼音 | fēi |
---|---|---|---|
部首 | 非 | 筆畫 | 8 |
五筆 | djdd|hdhd | 五行 | 水 |
繁體 | 非 | 怎么讀 | 跟我讀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975E | 字形分析 | 單一結構 |
倉頡編碼 | lmsy | 鄭碼編碼 | kc |
四角編碼 | 11111 | 筆順編碼 | 21112111 |
【非】筆順筆畫
1、非字的筆順編碼是:21112111。
2、非字的部首是非,非字的結構為:單一結構,非字筆劃順序是:豎、橫、橫、橫、豎、橫、橫、橫。
3、非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非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戌集中】【非】非·康熙筆畫:8 ·部外筆畫:0。
【非】基本解釋
1.錯誤(跟“是”相對):是非。習非成是。痛改前非。
2.不合于:非法。非禮。非分(fèn)。
3.不以為然;反對;責備:非難。非議。無可厚非。
4.不是:答非所問。此情此景非筆墨所能形容。
5.前綴。用在一些名詞性成分的前面,表示不屬于某種范圍:非金屬。非晶體。非司機。
6.不:非同小可。非同尋常。
7.跟“不”呼應,表示必須:要想做出成績,非下苦功不可。
8.一定要;偏偏:不行,我非去!
9.不好;糟:景況日非。
10.指非洲。
【非】網絡解釋
非,fēi,像鳥的翅膀左右展開,相背的樣子。引申為“相背”、與是相背,不是也。〈動〉(1) 指事。金文作“兆”,像“飛”字下面相背展開的雙翅形,雙翅相背,表示違背。本義:違背;不合。(2) 同本義 [violate;run counter to;not conform to]非,違也。從飛,下翅取其相背也。——《說文》非刀匕是共。——《禮記·檀弓》。皇氏注:“不也。”非禮也。——《禮記·禮運》。注:“猶失也。”傲主人,非禮也;以貴驕人,非道也。——《世說新語·簡傲》表示否定的一個詞語。有時表示超乎尋常。也是一種邏輯算法,常在計算機中以“非門”或“二極管”的形式存在。表示為:NOT。
【非】康熙字典
【唐韻】甫微切【集韻】【韻會】匪微切,音飛。【說文】違也。從飛下翄,取其相背。【玉篇】不是也。【書·說命】無恥過作非。【易·繫辭】辨是與非。
又【玉篇】下也。
又【玉篇】隱也。
又【增韻】訾也。【孝經·五章】非聖人者無法,非孝者無親。
又【玉篇】責也。【前漢·魏相傳】使當世責人非我。
又山名。【山海經】非山之首,其上多金玉。
又姓。【風俗通】非子,伯益之後。
又【集韻】【韻會】【正韻】尾切,音斐。【集韻】本作誹。謗也。【前漢·食貨志】不入言而腹非。【史記·平準書】作腹誹。
又【鼂錯傳】非謗不治。【註】非,讀曰誹。
又【韻會】方未切,音沸。本作誹。義同。
【非】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十一】【非】。
『說文解字』
違也。從飛下翄,取其相背。凡非之屬皆從非。甫微切
『說文解字注』
(非)韋也。韋各本作違。今正。違者、離也。韋者、相背也。自違行韋廢。盡改韋爲違。此其一也。非以相背爲義。不以離爲義。從飛下翄。謂從飛省而下其翄。取其相背也。翄垂則有相背之象。故曰非、韋也。甫微切。十五部。凡非之屬皆從非。
【非】文言文
①不對;不正確。《歸去來兮辭》:“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又】認為……不對;非難;責怪。《答韋中立論師道書》:“天下不以非鄭尹而快孫子。”
②不,不是。《齊桓晉文之事》:“是不為也,非不能也。”
③除非;除了。《屈原列傳》:“以為非我莫能為也。”?赤壁之戰》:“非劉豫州莫可以當曹操者。”
④無;沒有。《勸學》:“君子生非異也,善假如物也。”
⑤表疑問語氣,同“否”。《漢書?終軍傳》:“此言與實反者非?”
fěi
通“誹”,誹謗。《史記?李斯列傳》:“入則心非,出則巷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