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昌新華字典,昌康熙字典,昌中華字典,昌國語詞典,昌漢語字典。
【昌】怎么讀
漢字 | 昌 | 拼音 | chāng |
---|---|---|---|
部首 | 日 | 筆畫 | 8 |
五筆 | JJF | 五行 | 金 |
繁體 | 昌 | 怎么讀 | 跟我讀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660C | 字形分析 | 上下結構 |
倉頡編碼 | aa | 鄭碼編碼 | kkvv |
四角編碼 | 60600 | 筆順編碼 | 25112511 |
【昌】筆順筆畫
1、昌字的筆順編碼是:25112511。
2、昌字的部首是日,昌字的結構為:上下結構,昌字筆劃順序是:豎、橫折、橫、橫、豎、橫折、橫、橫。
3、昌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昌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辰集上】【日】昌·康熙筆畫:8 ·部外筆畫:4。
【昌】基本解釋
1.興旺;興盛:昌盛。昌明。
2.正當(dàng);美好:昌言。
3.姓。
【昌】網絡解釋
昌,既有興旺興盛的意思,也作為姓氏,在百家姓中排行51位。
【昌】康熙字典
【廣韻】尺良切【集韻】【韻會】蚩良切【正韻】齒良切,音倡。【說文】美言也。【爾雅·釋詁】昌,當也。【書·大禹謨】禹拜昌言曰。【傳】昌,當也。
又【博雅】盛也。【書·仲虺之誥】邦乃其昌。【傳】國乃昌盛。
又【詩·鄭風】子之昌兮。【傳】昌,盛壯貌。
又【詩·齊風】猗嗟昌兮。【箋】昌,狡好貌。
又【說文】一曰日光也。詩曰:東方昌矣。○按《詩·齊風·雞鳴》作東方明矣,朝旣昌矣。與《說文》所引不同。
又物也。【莊子·在宥篇】今夫百昌,皆生於土而反於土。【註】司馬云:百昌猶百物也。
又【儀禮·公食大夫禮】昌本。【註】昌,蒲。本,菹也。
又【史記·天官書】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宮。【註】文者,精所聚。昌者,揚天紀,輔拂居,以成天象。
又【集韻】尺亮切,音唱。倡,或作昌。
【昌】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七】【日】。
『說文解字』
美言也。從日從曰。一曰日光也。《詩》曰:“東方昌矣。” (昌)美言也。咎繇謨曰。禹拜昌言。今文尙書作黨。趙注孟子引尙書。禹拜黨言。逸周書祭公解。拜手稽首黨言。張平子碑。黨言允諧。劉寛碑。對策嘉黨。皆昌言字之叚借也。至於讜言。亦見漢人文字。字林。讜言、美言也。此又因黨言而爲之言傍。謂之正俗字可。從日。從曰。會意。取縣諸日月不刊之意也。不入曰部者。日至尊也。尺良切。十部。一曰日光也。裴松之引易運期讖曰。?日並光日居午。?日、昌字。圖讖說字多不合本義。裴引孝經中黃讖。()籒文。
【昌】文言文
①興盛;強盛。《譚嗣同》:“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
②健壯;美好。《詩經?猗嗟》:“猗嗟昌兮,頎而長兮。”
【昌言】1.善言,正當的言論。《尚書?大禹謨》:“禹拜昌。”(大禹接受善言。)2.書名,全名是《仲長子昌》。東漢仲長統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