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呵新華字典,呵康熙字典,呵中華字典,呵國語詞典,呵漢語字典。
【呵】怎么讀
漢字 | 呵 | 拼音 | hē、ā、á、ǎ、à、a |
---|---|---|---|
部首 | 口 | 筆畫 | 8 |
五筆 | KSKG | 五行 | 水 |
繁體 | 呵 | 怎么讀 | 跟我讀跟我讀跟我讀跟我讀跟我讀跟我讀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5475 | 字形分析 | 左右結構 |
倉頡編碼 | rmnr | 鄭碼編碼 | jaj |
四角編碼 | 61020 | 筆順編碼 | 25112512 |
【呵】筆順筆畫
1、呵字的筆順編碼是:25112512。
2、呵字的部首是口,呵字的結構為:左右結構,呵字筆劃順序是:豎、橫折、橫、橫、豎、橫折、橫、豎鉤。
3、呵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呵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丑集上】【口】呵·康熙筆畫:8 ·部外筆畫:5。
【呵】基本解釋
1.怒責:呵禁。
2.呼氣:呵凍。呵氣。[呵呵]笑聲:笑呵。[呵護]愛護、保護。
3.同“嗬”。
同“啊”。
同“啊”。
同“啊”。
同“啊”。
同“啊”。
【呵】網絡解釋
呵 hē 字從口從可。“可”字意為“肩挑、擔荷”。“口”與“可”合起來表示“肩挑重物時發出的喘氣聲”。本義:(負重)喘氣。
【呵】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虎何切,音
。【玉篇】責也,與訶同。【廣韻】怒也。【周禮·地官·比長註】鄕中無授,出鄕無節,過所則呵問,繫之圜土,考辟之也。【史記·李廣傳】霸陵尉醉呵止廣。
又通作苛。【前漢·王莽傳】掖門僕射苛問。
又【集韻】博雅云:呵呵,笑也。一曰氣出,亦作?。
又【韻會】慢應聲,通作阿。
又【韻會】寒歌切,音河。【類篇】譙問也。通作何。【史記·衞綰傳】景帝立,歲餘不譙呵綰。【註】索隱曰:譙呵音誰何,猶借訪。一曰譙呵者,責讓也。
又【集韻】許箇切,音。噓氣也。一曰責也。
【呵】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三】【言】。
『說文解字』
大言而怒也。從言可聲。虎何切
『說文解字注』
(訶)大言而怒也。從言。可聲。虎何切。十七部。
【呵】文言文
①大聲責備。《史記?李將軍列傳》:“霸陵尉醉,呵止廣。”《五人墓碑記》:“厲聲以呵。”
②哈氣使曖。蘇軾《四時詞》:“起來呵手畫雙鴉。”
③笑聲。范成大《春日覽鏡有感》:“不滿一笑呵。”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