峀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峀新華字典,峀康熙字典,峀中華字典,峀國語詞典,峀漢語字典。
【峀】怎么讀
漢字 | 峀 | 拼音 | xiù |
---|---|---|---|
部首 | 山 | 筆畫 | 8 |
五筆 | MMF | 五行 | 無 |
繁體 | 峀 | 怎么讀 | 跟我讀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5CC0 | 字形分析 | 上下結構 |
倉頡編碼 | ulw | 鄭碼編碼 | llki |
四角編碼 | 22605 | 筆順編碼 | 25225121 |
峀
【峀】筆順筆畫
1、峀字的筆順編碼是:25225121。
2、峀字的部首是山,峀字的結構為:上下結構,峀字筆劃順序是:豎、豎折/豎彎、豎、豎、橫折、橫、豎、橫。
3、峀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峀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酉集下】【邑】邦·康熙筆畫:11 ·部外筆畫:4。
【峀】基本解釋
古同“岫”。
【峀】網絡解釋
峀讀作xìu,倉頡是XULW,五筆98是mmf,筆順序號是25225121。
【峀】康熙字典
〔古文〕邫【唐韻】博江切【集韻】【韻會】悲江切,
音梆。【說文】國也。【周禮·天官】大宰掌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國。【註】大曰邦,小曰國。
又【釋名】邦,封也。封有功于是也。【書·蔡仲之命】乃命諸王邦之蔡。
又姓。【正字通】明有邦嚴。
又葉卜工切,音崩。【詩·小雅】以畜萬邦,葉上訩。【又】保其家邦。葉上同。
又【大雅】御于家邦。葉上恫,凡《詩》《易》邦字同此音。
【峀】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六】【邑】。
『說文解字』
國也。從邑豐聲。(邦)國也。周禮注曰。大曰邦、小曰國。析言之也。許云。邦、國也。國、邦也。統言之也。周禮注又云。邦之所居亦曰國。此謂統言則封竟之內曰國曰邑。析言則國野對偁。周禮體國經野是也。古者城?所在曰國、曰邑。而不曰邦。邦之言封也。古邦封通用。書序云。邦康叔。邦諸矦。論語云。在邦域之中。皆封字也。周禮故書。乃分地邦而辨其守地。邦謂土畍。杜子春改邦爲域。非也。從邑。豐聲。博江切。九部。
()古文。從?田。之適也。所謂往卽乃封。古文封字亦從之土。
【峀】文言文
暫無峀字的文言文
【峀】組詞
暫無峀組詞的詞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