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圖新華字典,圖康熙字典,圖中華字典,圖國語詞典,圖漢語字典。
【圖】怎么讀
漢字 | 圖 | 拼音 | tú |
---|---|---|---|
部首 | 囗 | 筆畫 | 8 |
五筆 | LTUI | 五行 | 火 |
繁體 | 圖 | 怎么讀 | 跟我讀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56FE | 字形分析 | 全包圍結構 |
倉頡編碼 | whey | 鄭碼編碼 | jdrt |
四角編碼 | 60303 | 筆順編碼 | 25354441 |
【圖】筆順筆畫
1、圖字的筆順編碼是:25354441。
2、圖字的部首是囗,圖字的結構為:全包圍結構,圖字筆劃順序是:豎、橫折、撇、橫撇/橫鉤、捺、點、點、橫。
3、圖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圖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丑集上】【囗】圖·康熙筆畫:14 ·部外筆畫:11。
【圖】基本解釋
1.用繪畫表現出來的形象;圖畫:地圖。藍圖。繪圖。插圖。制圖。看圖識字。
2.謀劃;謀求:圖謀。力圖。
3.貪圖:唯利是圖。不能只圖省事,不顧質量。
4.意圖;計劃:良圖。宏圖。
5.繪;畫:繪影圖形。
6.姓。
【圖】網絡解釋
圖,tu,從囗(wei)從啚(bi)。表示啚(艱難)的范圍,謀也、〈動〉(1) 會意。從囗,從啚。囗( wéi),表示范圍。啚( bǐ),“鄙”的本字,表示艱難。合起來表示規劃一件事,需慎重考慮,相當不容易。本義:謀劃,反復考慮。(2) 同本義 [plan and contrive;consider again and again]畫計難也。左傳曰。咨難為謀。畫計難者、謀之而苦其難也。國語曰。夫謀必素見成事焉而後履之。謂先規畫其事之始終曲折。歷歴可見。出於萬全。而後行之也。故引伸之義謂繪畫為圖。聘禮曰。君與卿圖事。釋詁曰。圖、謀也。小雅傳曰。慮、圖皆謀也。從囗。規畫之意。從啚。啚、逗。難意也。說從啚之意。啚者、嗇也。嗇者、愛濇也。愼難之意。用一定的色彩和線條等繪制出來的形象;畫,繪制,繪影圖形;謀取,圖謀。
【圖】康熙字典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同都切,音徒。【說文】計畫難也。從囗啚。啚,難意也。【徐鍇曰】圖畫必先規畫之也,故從囗。啚者吝嗇難之意也。
又【爾雅·釋詁】謀也。【書·太甲】愼迺儉德,惟懷永圖。
又【君牙】思其艱,以圖其易,民乃寧。
又【周禮·秋官·大行人】春朝諸侯而圖天子之事。【註】王者春見諸侯,則圖其事之可否也。
又度也。【詩·小雅】是究是圖,亶其然乎。【論語】不圖爲樂之至於斯也。
又除治也。【左傳·隱元年】無使滋蔓。蔓,難圖也。
又計也。【周禮·秋官·小司寇】孟冬祀司民,獻民數于王,王拜受之,以圖國用,而進退之。
又河圖。【易·繫辭】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孔安國曰】河圖者,伏羲氏王,龍馬出河,遂則其文以畫八卦。【通鑒】漢光武帝讀河圖會昌符曰:赤劉之九會命岱宗。【春秋緯】河圖有九篇。
又版圖。【周禮·天官·宮正】爲之版以待。【釋文】版,名籍。圖,地圖也。
又【地官·大司徒】以天下土地之圖,周知九州之地域廣輪之數。
又【夏官·職方氏】掌天下之圖,以掌天下之地。【註】圖若今司空郡國與地圖也。【史記·酇侯世家】沛公至咸陽,蕭何獨先入,收秦丞相禦史律令圖書,具知天下阸塞戸口多少強弱處。
又圖讖,占驗之書也。【後漢·光武紀】李通以圖讖說帝。【又】中元元年,宣佈圖讖於天下。
又圖象。【周禮·秋官·司約】小約劑書于丹圖。【註】小約劑萬民約也。丹圖,雕器簠簋之屬有圖象者也。【何晏·景福殿賦】圖象,古昔以當箴規。【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圖畫天地,品類羣生。
又浮圖,佛敎也。
又寺塔亦曰浮圖。杜甫有和高適登慈恩寺浮圖詩。
又【王君玉·國老談苑】李允則守雄州,出庫錢建浮圖。監司劾奏,眞宗使密諭之。允則曰:非留心釋氏,實爲邊地起望樓耳。【韓愈·王仲舒墓誌】禁僧道,不得於境內立浮圖,以其誑丐漁利,奪編氓之產也。
又葉他魯切,音吐。【詩·大雅】我儀圖之,惟仲山甫舉之。【易林】爲隸所圖,與衆庶伍。
【圖】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六】【囗】。
『說文解字』
畫計難也。從囗從啚。啚,難意也。同都切〖注〗徐鍇曰:“規畫之也。故從囗。”
『說文解字注』
畫計難也。左傳曰。咨難爲謀。畫計難者、謀之而苦其難也。國語曰。夫謀必素見成事焉而後履之。謂先規畫其事之始終曲折。歷歴可見。出於萬全。而後行之也。故引伸之義謂繪畫爲圖。聘禮曰。君與卿圖事。釋詁曰。圖、謀也。小雅傳曰。慮、圖皆謀也。從囗。規畫之意。從啚。啚、逗。難意也。說從啚之意。啚者、嗇也。嗇者、愛濇也。愼難之意。同都切。五部。【圖】文言文
①謀劃。《屈原列傳》:“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
②圖謀;謀取。《論積貯疏》:“乃駭而圖之,豈將有及乎。”
③貪圖。《群英會蔣干中計》:“某等降曹非圖仁祿,迫于勢耳。”
④考慮。《燭之武退秦師》:“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
⑤料想。《孔雀東南飛》:“阿母大拊掌,不圖子自歸。”
⑥圖畫。《游黃山記》:“下瞰峭壁陰森,楓松相間,五色紛披,燦若圖繡。”
⑦地圖。《荊軻刺秦王》:“圖窮比首見。”
【圖讖】古代方士或儒生編造的關于帝王受命征驗一類的書,多為隱語、預言。
【圖籍】⒈地圖與戶籍。⒉圖畫與書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