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郁新華字典,郁康熙字典,郁中華字典,郁國語詞典,郁漢語字典。
【郁】怎么讀
漢字 | 郁 | 拼音 | yù |
---|---|---|---|
部首 | 阝 | 筆畫 | 8 |
五筆 | DEBH | 五行 | 水 |
繁體 | 鬱 | 怎么讀 | 跟我讀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90C1 | 字形分析 | 左右結構 |
倉頡編碼 | kbnl | 鄭碼編碼 | gdqy |
四角編碼 | 47227 | 筆順編碼 | 13251152 |
【郁】筆順筆畫
1、郁字的筆順編碼是:13251152。
2、郁字的部首是阝,郁字的結構為:左右結構,郁字筆劃順序是:橫、撇、豎、橫折鉤、橫、橫、橫折折折鉤/橫撇彎鉤、豎。
3、郁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郁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酉集下】【邑】郁·康熙筆畫:13 ·部外筆畫:6。
【郁】基本解釋
1.香氣濃厚:馥郁。郁烈。
2.姓。
3.(草木)茂盛:蔥郁。
4.(憂愁、氣憤等)在心里積聚:憂郁。抑郁。郁悶。
【郁】網絡解釋
郁,yù,有草木茂密之意,又表示憂愁。姓氏,郁氏在宋版百家姓一書中列為第一百八十一。
【郁】康熙字典
【唐韻】於六切【集韻】【韻會】【正韻】乙六切,音?。【集韻】地名。【前漢·地理志】右扶風有郁夷縣,膠東有郁秩縣,又郁郅縣,屬北地郡。
又郁郁,文盛貌。【史記·五帝紀】其色郁郁,其德嶷嶷。
又【天官書】郁郁紛紛,蕭索輪囷,是謂卿雲。
又姓。【廣韻】魯相有郁貢。
又葉越逼切,音逸。【司馬相如·上林賦】芬芳漚鬱,酷烈淑郁。皓齒粲爛,宜笑的皪。
【郁】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六】【邑】。
『說文解字』
右扶風郁夷也。從邑有聲。於六切
『說文解字注』
(郁)右扶風郁夷也。見地理志。班引詩。周道郁夷。師古曰。毛詩周道倭遟。韓詩作郁夷字。言使臣乗馬行於此道。按古假借爲字。如論語郁郁乎文哉是也。
、有文章也。其始借彧爲
。其後又借郁爲彧。今陜西鳳翔府隴州州西五十里有故郁夷城。後漢建武二年。鄧禹遣兵擊赤眉於郁夷。在此處也。從邑。有聲。於六切。古音在一部。
【郁】文言文
①有文采的樣子。《論語?八佾》:“郁乎文哉。”
②通“燠”。暖;熱。劉峻《廣絕交論》:“敘溫郁則寒谷成暄,論嚴苦則春叢零葉。”
③香氣濃盛的樣子。徐陵《詠柑》:“素榮芬且郁。”
④樹木叢生;茂盛。《詩經?秦風?晨風》:“郁彼北林。”
【又】(云、氣)濃盛的樣子。《三國志?吳書?薛綜傳》:“加以郁霧冥其上,咸水蒸其下”
⑤憂愁;愁悶。《管子?內業》:“憂郁生疾。”
⑥積結。《漢書?陸溫舒傳》:“忠良切言皆郁于胸。”
⑦草木腐臭。《荀子?正名》:“香、臭、芬、郁……以鼻異。”
【郁陶】憂思積結貌。
【郁郁】⒈草木茂盛的樣子。⒉憂傷、沉悶的樣子。⒊富有文采。⒋香氣濃烈的樣子。⒌盛美的樣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