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入新華字典,入康熙字典,入中華字典,入國語詞典,入漢語字典。
【入】怎么讀
漢字 | 入 | 拼音 | rù |
---|---|---|---|
部首 | 入 | 筆畫 | 2 |
五筆 | TYI | 五行 | 金 |
繁體 | 入 | 怎么讀 | 跟我讀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5165 | 字形分析 | 單一結構 |
倉頡編碼 | oh | 鄭碼編碼 | oda |
四角編碼 | 80000 | 筆順編碼 | 34 |
【入】筆順筆畫
1、入字的筆順編碼是:34。
2、入字的部首是入,入字的結構為:單一結構,入字筆劃順序是:撇、捺。
3、入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入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子集下】【入】入·康熙筆畫:2 ·部外筆畫:0。
【入】基本解釋
1.進去。與“出”相對:入場。入冬。
2.參加:入伍。入團。
3.合乎;合于:入情入理。
4.收入:歲入。
5.入聲。
【入】網絡解釋
入,中文漢字。中文解釋:1.進,由外到內:進~。~夢。2.適合,恰好合適:~選。~耳。
【入】康熙字典
【唐韻】人執切【集韻】【韻會】日汁切【正韻】日執切,任入聲。【說文】內也。【玉篇】進也。【禮·少儀】事君,量而後入。【檀弓】孟獻子
比御而不入。【註】言雖比次婦人之當御者,猶不入寢也。
又【春秋·隱二年】莒人入向。【定六年】於越入吳。【傳】造其國都曰入,弗地曰入。【註】謂勝其國邑,不有其地也。入者,逆而不順,非王命而入人國也。
又【廣韻】納也,得也。
又【增韻】沒也。
又【楞嚴經】六入謂六塵,卽眼入色,耳入聲也。
又【敎坊記】每日常在天子左右爲長入。
【入】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五】【入】。
『說文解字』
內也。象從上俱下也。凡入之屬皆從入。人汁切
『說文解字注』
(入)內也。自外而中也。象從上俱下也。上下者、外中之象。人汁切。七部。凡入之屬皆從入。
【入】文言文
①進入。《寡人之于國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
②特指進入朝廷;在朝廷上。《原君》:“故古之人君,量而不欲入者,許由、務光是也。”
③繳納。《論積貯疏》:“歲惡不入,請賣爵子。”
④歸入;納入。《廉頗藺相如列傳》:“城入趙而璧留秦。”
⑤合乎;趨向。《訓儉示康》:“顧人之常情,由儉入奢易。”
⑥收入。《捕蛇者說》:“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
【入室】⒈喻學問技藝的成就達到精深的境界。⒉稱能得到老師學問或技藝精奧的為入室弟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