咎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咎新華字典,咎康熙字典,咎中華字典,咎國語詞典,咎漢語字典。
【咎】怎么讀
漢字 | 咎 | 拼音 | jiù |
---|---|---|---|
部首 | 口 | 筆畫 | 8 |
五筆 | THKF | 五行 | 火 |
繁體 | 咎 | 怎么讀 | 跟我讀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548E | 字形分析 | 上下結構 |
倉頡編碼 | hor | 鄭碼編碼 | rsij |
四角編碼 | 23604 | 筆順編碼 | 35424251 |
【咎】筆順筆畫
1、咎字的筆順編碼是:35424251。
2、咎字的部首是口,咎字的結構為:上下結構,咎字筆劃順序是:撇、橫撇/橫鉤、捺、豎、點、豎、橫折、橫。
3、咎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咎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丑集上】【口】咎·康熙筆畫:8 ·部外筆畫:5。
【咎】基本解釋
1.過失;罪過:咎由自取。
2.責備;處分:既往不咎。
3.兇:休咎(吉兇)。
【咎】網絡解釋
咎,會意字,指過失,罪過,怪罪,處分等,可用作名詞,動詞,常用的詞語為“咎由自取”。
【咎】康熙字典
【唐韻】其九切【集韻】【韻會】【正韻】巨九切,音舅。【說文】災也。從人從各。各者,相違也。【書·大禹謨】天降之咎。
又【爾雅·釋詁】咎,病也。【疏】罪病也。【廣韻】愆也,過也。【易·乾卦】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詩·小雅】寧適不來,微我有咎。
又【書序】殷始咎周。【傳】咎,惡也。
又與臼通。【晉語】宜咎。【註】咎。或作臼,古字通用。
又與舅通。【儀禮·士昏禮註】古文舅作咎。【荀子·臣道篇】晉之咎犯。【左傳】作舅。
又【唐韻正】四十四有韻中之半,古與篠,小,巧,皓通爲一韻。書大禹謨,民棄不保,天降之咎。易小畜,初九復自道,何其咎。經傳子集如此用者甚多,非葉音也。
又【廣韻】古勞切【集韻】【韻會】居勞切【正韻】姑勞切,音高。【廣韻】臯陶,舜臣名,古作咎繇。【前漢·百官公卿表】咎繇作士。【書序】咎單作明居。【傳】咎單,臣名。○按《集韻》《類篇》《韻會》《正韻》俱云姓也,誤。
又國名。【左傳·僖二十三年】狄人伐廧咎如。【註】赤狄別種。【陸德明·音義】咎,古刀反。
又葉曁幾切,音技。【史記·龜筴傳】王若遣之,宋必有咎。後雖悔之,亦無及已。
又葉跽許切,音巨。【三略】強弱相虜,莫適禁禦,延及君臣,國受其咎。
又葉巨又切,音舊。【詩·小雅】謀夫孔多,是不用集。發言盈庭,誰敢執其咎。集葉疾救反。◎按《字彙》《正字通》俱以去聲爲咎字正音。考《玉篇》《廣韻》《集韻》諸書,咎字無去聲一音。《字彙》《正字通》皆誤。
【咎】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八】【人】。
『說文解字』
災也。從人從各。各者,相違也。其久切
『說文解字注』
(咎)災也。災當是本作烖。天火曰災。引伸之凡失意自天而至曰災。釋詁曰。咎、病也。小雅伐木傳曰。咎、過也。北山箋云。咎猶罪過也。西伯戡鄭注。咎、惡也。呂覽移樂篇注。咎、殃也。方言。咎、謗也。從人各。會意。其久切。三部。各者、相違也。說從各之意。
【咎】文言文
①災禍;災難。《左傳?昭公八年》:“諸侯必叛,君必有咎。”
②罪過;過失。《出師表》:“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祎、允等到之慢,以彰其咎。”
③歸罪;責備。《子魚論戰》:“國人皆咎公。”《游褒禪山記》:“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