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妾新華字典,妾康熙字典,妾中華字典,妾國語詞典,妾漢語字典。
【妾】怎么讀
漢字 | 妾 | 拼音 | qiè |
---|---|---|---|
部首 | 女 | 筆畫 | 8 |
五筆 | UVF | 五行 | 火 |
繁體 | 妾 | 怎么讀 | 跟我讀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59BE | 字形分析 | 上下結構 |
倉頡編碼 | ytv | 鄭碼編碼 | suzm |
四角編碼 | 404 | 筆順編碼 | 41431531 |
【妾】筆順筆畫
1、妾字的筆順編碼是:41431531。
2、妾字的部首是女,妾字的結構為:上下結構,妾字筆劃順序是:點、橫、點、撇、橫、撇點、撇、橫。
3、妾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妾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丑集下】【女】妾·康熙筆畫:8 ·部外筆畫:5。
【妾】基本解釋
1.舊指男子在正妻以外娶的女人。
2.謙辭。舊時用于女子自稱。
【妾】網絡解釋
《說文》:“妾,有辠女子,給事之得接于君者。從辛(無下橫),從女。《春秋》曰:‘女為人妾,妾不娉也。”妾,作為名詞,指女奴,或舊時男子在妻以外娶的女子。作為動詞,謂役使如女奴,或娶為小妻。作為代詞,是舊時女子自稱的謙詞。妾亦為姓氏,見《萬姓統譜·葉韻》。妾主要指中國古代一夫多妻制結構中,地位低于正妻的女性配偶,又稱小妻、傍妻、下妻、少妻、庶妻等。在其他東方國家(如東亞、印度、阿拉伯世界)也有或曾有過類似存在。
【妾】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七接切,音踥。接也。得接于君子者也。【禮·曲禮】買妾,不知其姓,則卜之。【前漢·五行志】處妾遇之而孕。【註】處妾,童女也。
又國名。【山海經】雨師妾在其北。【楊愼曰】雨師妾如姮娥織女之類,非。下文元股國在雨師妾北,可證。
又姓。漢妾胥,妾志,見【印藪】。 【說文】從?從女。?音愆。
【妾】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三】【?】。
『說文解字』
有辠女子,給事之得接於君者。從?從女。《春秋》云:“女爲人妾。”妾,不娉也。七接切文三 重一
『說文解字注』
(妾)有辠女子給事之得接於君者。十二字一句。妾接曡韻。有罪女子給事若周禮女酒女漿女籩女醢女醯女監女冪女祝女史內司服女御縫人女御女工女春抌女饎女稾各若干人、各有奚若干人是也。鄭注女酒、女奴曉酒者。古者從坐男女入縣官爲奴。其少才知以爲奚。今之侍史官婢或曰奚宦女。云得接於君者、如內司服縫人皆有女御。鄭云有女御者以衣服進。或當於王。廣其禮使無色過。是也。奚、女部作?。從?女。?女者、有罪之女也。七接切。八部。春秋傳云。女爲人妾。傳字今補。左傳僖十七年。卜招父曰。男爲人臣。女爲人妾。越王句踐亦云。身請爲臣。妻請爲妾。妾、逗。不娉也。此釋左傳妾字之義。別於上文有罪女子之得接者也。內則曰。聘則爲妻。奔則爲妾。不必有罪。故云爾。此與釋尚書?席、曰圛一例。
【妾】文言文
①舊社會男子在正妻之外的配偶。《鄒忌諷齊王納諫》:“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
②古代婦女對自己的謙稱。《孔雀東南飛》:“妾不堪驅使,徒留無所施。”
【妾媵】古代諸侯貴族女子出嫁,從嫁的妹妹或姪女稱媵,后通稱侍妾為妾媵。
評論